特朗普政府收到噩耗,蒙古国总理下台,美国稀土计划彻底“破碎”

焦头烂额的美国又收到一个新的“噩耗”:蒙古国总理下台了。

图片【蒙古国总理因涉嫌贪腐问题被迫下台】

因为不久之前其儿子的女朋友炫富事件,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被卷入了贪腐风波,将近6万蒙古国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其尽快辞职。日前,蒙古国议会宣布,奥云额尔登因为没有通过该国议会的信任投票决议草案,将被剥夺总理公职。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了,因为奥云额尔登下台的时间点实在是“太巧了”。当前,特朗普政府正因为稀土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事情还得从今年4月初说起,当时中方商务部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了出口管制。

这些稀土元素,不但是制造高性能磁体和导电材料的核心,还直接关系到军用雷达、精密制导、芯片制造等重要领域。换句话说,中国这一招,可谓是精准打到了美国的“七寸”上。

虽然后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中方同意了美方“暂停或取消”部分非关税反制措施的要求,但美国这边却不愿意履行承诺,甚至还倒打一耙,声称中方并没有放宽稀土出口,为其拒绝取消对华关税一事找借口。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变本加厉地追加了一系列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手段,比如对其AI芯片出口增加限制,大批量撤销中国留学生的签证等等。

图片【特朗普政府大批量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一边压制中国发展,一边又想从中国手中获取关键资源,美国的算盘实在打得太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中国拿到稀土矿产简直是痴人说梦。

本来稀土问题就是中美经贸谈判中最敏感最关键的一环,美国一直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多元化供应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蒙古国

蒙古国的稀土矿产储量非常丰富,是除了中国之外拥有稀土矿最多的国家,官方数据显示其稀土储量在3100万吨左右,而且蒙古国的开采成本很低,再加上该国近年来一直都推崇所谓“第三邻国”战略,积极推进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美国看来,如果能与蒙古国建立起稳定的稀土矿产合作,不仅能极大地减轻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而且还能借此机会在中俄之间插入一个“不定时炸弹”。因此美国对蒙古国也表现得十分殷勤,2023年的时候,美蒙达成了稀土矿产合作协议,而当时蒙古国政府主导推进这一协议签订的,正是此次下台的奥云额尔登。

奥云额尔登从2021年开始担任蒙古国总理,是目前为止蒙古国内部最为亲美的官员之一。如今他下台了,意味着美方要么重新寻找合作者,要么寄希望于新任蒙古政府继续前任政策。

图片【中方目前并没有与美国通话的打算】

然而从蒙古国当前的政坛状况来看,蒙古国延续之前“亲美路线”的可能性并不大。近几年来,与美国的合作并没有给蒙古国带来什么明显好处,反而还让其与能“躺着赚钱”的中俄蒙天然气项目失之交臂,蒙古国民众早就对此有所不满。

也就是说,美国希望通过蒙古国减轻对华稀土依赖的计划,大概率将面临失败。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回头寻求与中国达成“谅解”。

本月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透露称,美总统特朗普可能将在本周与中方进行通话。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近段时间以来第三个声称中美要通话的美国官员了。用中国网友的话说就是:美国现在是真“着急了”。

但中方这边依旧保持着冷静克制的态度。在日前的记者会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被问到中美通话的消息时表示:“我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这简单的一句话,传递的是一个明确态度:中国不急,美国更得等。

毕竟,中国在之前已展现出极大诚意,不仅愿意缓和关税问题,还主动提议阶段性解除部分反制。而美国却一边加码遏制中国科技发展,一边疯狂指责抹黑中国,实在没诚意。

更加重要的是,中方对稀土矿产出口的管制,本身就是维护全球市场秩序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资源武器化”。当前全球市场秩序已经被特朗普政府搅得一片混乱,美国想靠着几句隔空喊话就将这片混乱掩盖过去,根本不可能。

对当前的美国而言,如果还想在稀土、科技乃至更广泛的中美关系中找到出路,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把姿态摆正,光靠表演做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