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机靠近台南刺探情报,被解放军驱离

东亚局势一夜变天,美军突入台南附近空域刷存在感,不过第一时间就被解放军赶了出去。

日前,美军从嘉手纳和那霸基地起飞了一队阵容庞大的飞机编队,径直扑向台岛以东的西太平洋空域。这支队伍中,包括了美国空军的电子侦察飞机,和备受关注的美国海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同时,在后方,作为后勤保障的美军KC-135R空中加油机,也紧随其后,为它们提供长时间滞空的支持。不过很快,就被解放军进行了驱离。

 

图片

(美军rc-135u电子侦察机)

能看到美军飞机在台岛西南空域,进行了高密度的“双机协同”“多机联合”侦察飞行。那么美军为何要这么做?

首先,需要明白巴士海峡的重要性。这个区域不仅是南海与西太平洋之间的咽喉要道,更是连接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的重要通道,可以说是进出太平洋的关键门户。对于美军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重要监控点,至于对象则是我们。因此,美军对这里的抵近侦察几乎成为一种“例行公事”。

这次与往常不同的是,美国空军和海军罕见地进行了联合侦察活动。这标志着美军正试图通过全方位的空中监控,测试解放军的反应机制,提高他们所谓的情报获取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KC-135R空中加油机的出现,意味着美军正在为复杂、长期的侦察任务做好准备。

不可否认,美军此举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情报收集。RC-135U这款情报侦查机,搭载着先进电磁信号频谱探测和定位系统。这个“空中间谍”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定位并识别雷达和通信系统发出的位置,并且分析其信号强弱、种类以及使用目的。

 

图片

(KC-135R空中加油机)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军通常会通过接近我汕头市外海的方式,逼迫我们的电子设备开机,从而捕捉频谱特征,以完善他们的各种军事设备。

美方这样做,并非单纯为了当前的战术,大概率是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军事对抗做准备。这种行为也给中美两国关系增加了一层复杂的紧张感。

为了突出这次侦察行动的特别之处,还得提到美军此次采取的“多机协同、接力侦察”的方式。这种侦察模式,可以持续不断地对目标进行高强度监视,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取到最新的情报信息。而KC-135R的伴飞,则使得这些飞机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我空域附近,进行不间断的侦察作业。

 

图片

(解放军战机)

当然,解放军也没有坐以待毙。面对美军所谓的高强度侦察,解放军军机果断出击,通过强势驱离,迫使美军飞机撤回。这场无声的空中对峙,看似波澜不惊,却体现了解放军运筹帷幄的战术准备。

那么,美军此番空中侦察行动揭示了什么?首先,这是美军再一次试图在亚太地区“秀肌肉”。美军通过加强在敏感区域的存在感,传递出其在亚太局势中的不退场姿态。

其次,这也凸显出现代战争中新兴领域的崛起,信息和电子战已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从更大角度看,美方为何在这一时间,在台南附近空域活动,或许还和韩国最近的大选有关,目前来看,李在明已经成功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由于他对中国和美国的态度,已经显露无遗,所以美方很可能是因为此事,才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力度。

 

图片

(李在明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分析认为,李在明的当选,使得东亚局势将有很大的变化,或许在第一岛链上,“亲美”已经不再重要。

之前李在明就多次强调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要在上台后维护好和中国的关系。同时在面对美国时,李在明更是表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不会一味地无条件“亲美”。这对韩国而言,自然是一大转变,至于对美方来说,也同样如此。

 

图片

(驻韩美军)

一直以来,美方试图通过第一岛链,对中国施加压力,并且还想干涉台海问题,但现在,随着韩国不再强调“亲美”,美方的计划也就出现了偏差。涉及到台海问题,亦是如此,李在明明确说明,不会介入台海问题,不仅让美方感到意外,更是给了台当局“当头一棒”。

所以这也解释了,美军为何突然要在台南展开活动。不过此举真的有用吗?美方还是太低估我们的反制准备了,解放军第一时间对其驱离,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