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汽车研究院撰写并发布《新能源智能汽车(AIEV)产业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2025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洞察报告》,深入探讨AIEV产业链厂商的密集布局对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深远影响。
亿欧汽车研究院预计,2040年,中国AIEV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其中工业领域近2.3万亿元,商业服务领域超5000亿元,家庭生活领域接近1700亿元。
各传统行业正加速与AI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化发展。在汽车领域,AI技术助力行业突破,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具身智能载体进化。
AIEV不仅继承了传统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优势,还通过AI技术全方位赋能,实现质变。
人形机器人与AIEV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执行层方面高度一致,软硬件同源,零部件工艺相同,技术复用性强。
AIEV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看重其产业共振潜力,有望拓展新业务领域和增长点,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实现多元生态布局。
同时,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积累反哺AIEV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开启汽车智能制造的高阶进化,提升生产效率。
AIEV汽车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优化感知、决策、控制及零部件技术,促进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和国产化,拓展其在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的应用。
目前,产业由创业公司主导,科技大厂和车企通过投资合作布局。
未来,创业公司有望崛起,科技大厂和车企将采取“双轨并行”策略,推动产业发展,形成复杂竞争格局。
在AIEV汽车工业助力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科技中心城市出现代表性厂商,但产业尚处初期,未形成明确产业集群。
未来,产业有望形成科技中心城市设计创新,沿海地区智能制造,长江沿岸及津冀鲁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其他地区规划场景化应用的区域分布。
预计2025-2030年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场景,提供简单重复服务;
2031-2035年有望布局商业服务场景,提供人性化服务;
2035年后,人形机器人或将进入家庭生活场景,满足日常需求。
亿欧汽车研究院预计,2040年中国AIEV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其中工业领域近2.3万亿元,商业服务领域超5000亿元,家庭生活领域接近1700亿元。
AIEV厂商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动技术迁移与业务拓展。
人形机器人与AIEV技术同源,迁移难度小。中国AIEV厂商已覆盖人形机器人关键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设计与集成。
传感器、智能化方案、零部件、动力电池及车联网厂商纷纷布局,推动技术升级与量产。AIEV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未来市场格局将重塑,形成多层次产业集群。
预计204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
亿欧汽车研究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并期待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逐步完善。亿欧汽车研究院致力于跟踪具身智能领域,在调查和研究后产出具有深度和见地的研究成果,以供业界参考与借鉴。
同时,我们亦期待与广大读者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具身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报告更多内容,详见《新能源智能汽车(AIEV)产业赋能人形机器人发展——2025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洞察报告》。
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报告作者江山美,邮箱:jiangshanmei@iyiou.com。
报告链接(可点击原文进行下载):
https://www.iyiou.com/research/202505301509
匈牙利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产业基础,全球20大汽车制造厂商中,有超过14家在匈牙利建立整车制造工厂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蔚来等企业纷纷入驻。匈牙利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企业布局欧洲的最佳选择.
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了为期 9 天 8 晚的欧洲四国商务考察,报名咨询请联系尹先生(15201478690),亦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联系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