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蔡丹君新作《百问红楼:人物众生相》《百问红楼:情节名场面》出版。这两本书,是从广大读者、网友的提问中总结出来的,集中回答了蔡丹君《红楼梦》过程中,读者提问最多的近200个关于人物和情节方面的问题。这些可以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红楼梦》人物的复杂关系、行为逻辑和性格特质,读懂曹雪芹在《红楼梦》情节中埋下的伏笔和隐喻。
“顽石”和“神瑛侍者”到底哪个才是贾宝玉?林黛玉究竟有多少钱,她的家产都到哪儿去了?秦可卿为什么会成为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的引路人?贾母为什么没有促成宝黛的婚事?围绕宝玉挨打的情节,作者埋下了多少伏笔?贾政为什么让宝玉写《姽婳词》?
看似“高冷”“深奥”的《红楼梦》其实并不难读,关键在如何入门。《百问红楼》系列新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蔡丹君写给读者的“红楼阅读难题集锦”,从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结构章法、写作手法、文化背景诸方面,精解讲授《红楼梦》过程中读者提问最多的近200个问题,引领读者读懂“草蛇灰线”背后的红楼世界。
《百问红楼:人物众生相》:聚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王熙凤等《红楼梦》中十余位主要人物。《百问红楼:情节名场面》:聚焦楔子、薛林初入府、送宫花、秦可卿之死、扑蝶与葬花、宝玉挨打、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抄检大观园、《姽婳词》与抄家等《红楼梦》中十大关键情节。通过文本细读、知人论世等古典文学基本研究方法,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做出精要解答,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红楼梦》人物的复杂关系、行为逻辑和性格特质,读懂曹雪芹在《红楼梦》情节中埋下的伏笔和隐喻。
《百问红楼》系列新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是蔡丹君在课堂教学、网络解读《红楼梦》时,针对学生和读者提问最多的问题做出的解答。“短视频和纸质书不同,纸质书是更能沉淀下来、留得住的东西。”历经两年打磨,蔡丹君将她讲授《红楼梦》的心得进行梳理、整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补充了大量扎实的论证和文献材料,撰写成《百问红楼》系列。
蔡丹君认为,看似“神秘”“高冷”的《红楼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是一部“当代生活指南”。她的解读从文本出发,延展到古典文学的过去和当下。“我解读《红楼梦》,是从前面的朝代往后读的,回溯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去做梳理。也希望把当代的问题带回到《红楼梦》里去印证,让它能成为一部‘人间指南’。”
记者:徐敏 编辑:任晓斐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