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医保日结算:省时又省钱

近日,泉州市民张女士在24小时内完成乳房象限切除术的日间手术,自付费用仅1000元。“从前住院3天花费近2000元,现在当天回家,负担减轻了一半!”张女士的体验,是泉州日间手术医保支付改革成效的缩影。如何实现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泉州通过精准设定病种、规范服务流程、创新激励机制,正在书写医保支付改革的“进阶版答案”。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慧子

病种“扩容” 惠及更多参保患者

在市第一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医保科科长张含指着电子屏介绍:“去年首批11个试点病种,今年5月又新增12个,现在乳房肿物、输尿管结石、单侧腹股沟疝等手术都能24小时内完成。”数据显示,改革后该院日间手术量占比稳步上升。

日间手术纳入医保支付,病种选择的精准性成为关键。第二批新增的宫颈息肉、鼻部血管瘤等病种,均具有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的特点。“像腱鞘炎手术,过去因住院麻烦选择保守治疗,现在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医保还能报销70%。”丰泽区居民刘先生展示着500多元的结算单。目前,23个日间手术病种已覆盖外科、妇科、眼科等6个科室,全面提高参保人惠及率。

“一站式”服务 破解“碎片化”就医痛点

“我们建立患者评估、手术分级、术后随访等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日间手术全面纳入医保住院报销,并进行了流程优化。”乳腺科洪成业副主任医师表示,从门诊确诊到术前检查、手术预约均能在“日间手术服务中心”一站式完成。改革特别规定,医院对术前14天内,同院相关门诊医疗费用可并入日间手术费用结算,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节省床位费、护理费。“我以前缴费要跑几个科室,现在检查都在住院费里结算,省钱又省时。”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刚做完乳房肿物切除术的李女士说。

为保障参保患者的知情权,医保部门要求医疗机构与符合日间手术治疗的参保人员必须签订《择日住院知情同意书》,并同步强化智能监管系统,防范过度医疗与基金浪费,实现医疗资源精准配置。同时日间手术的推行还可以减少患者陪护成本,防止住院天数长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参保患者就医满意率。

“结余留用”政策 激活医院改革内生动力

将日间手术纳入DRG付费机制,通过“结余留用”政策激活医院内生动力。在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科,科长肖剑钦向记者展示激励测算政策:日间手术明细医疗费用小于DRG付费标准的,实施结余奖励。“如此倒逼医疗机构优化临床路径、压缩无效成本,推动耗材集采替代和诊疗流程再造。结余资金还可以反哺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形成‘控费—提质—增效’良性循环。”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