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后,家里的粽子是不是还剩很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剩,反正我们家里,剩了一大堆,别人送的,自己包的,还有很多,到现在冰箱里面估计还有十几个放在那里没吃,实在是吃不下了。估计这段日子也不想再去吃了,那么这个粽子,放在冰箱可以保存多久呢?
冰箱里的粽子放了1个月,还能吃吗?超过多久不能吃?心疼也扔掉。其实冰箱不是万能箱,有人就曾调侃到“以前有冰箱,只是为了吃新鲜的食物,如今有了冰箱,只是为了吃剩下的食物”,虽然很讽刺,但是却无力反驳。
粽子包好之后,像我们当地的传统,会把粽子给煮熟,煮熟之后,吃不完的就会放入到冰箱当中去保存,但是即使是冷冻,最长的一个保存时间也只有3个月,一旦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不建议再去吃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冷冻的话,时间久了口感也会有所下降。
冷冻一个月的粽子能不能吃?
这个其实还要取决于你的一个保存方式是否得当,如果粽子在冷冻期间一直保持密封、冷冻温度稳定(通常建议-18℃以下),且没有异味、发霉或变质迹象(如发粘、变色、酸味等),一般可以食用。
冷冻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延长保存时间。像很多的冷冻食物,在一个月之内,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因为在这种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很难生长,没有了细菌的滋生,那么就可以保存它新鲜度。
但是要注意,如果是冷冻了1个月,它的口感会打大折扣,而且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营养流失也会越来越严重。
冰冻的粽子到底超过多久不能再去吃了?
煮熟粽子的冷冻安全期限通常为3个月。
超过3个月后,虽然可能未完全变质,但口感、营养会明显下降,细菌滋生风险增加,建议丢弃。而且在这期间,还需要用相对稳定的一个温度,但是在家里面,其实很多都做不到,经常会打开冰箱,这样就会导致,温度不稳定。
一旦温度不稳定,那么冰冻的粽子,就有可能因为外部温度改变,从而出现变质的一个情况,甚至会造成营养的流失。
所以一般来讲,如果粽子冷冻,真的超过了3个月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太适合取出来吃了,可以选择把它扔掉。
3、如何判断粽子是否变质?
不管是冷冻多久,在食用之前,我们都要知道,粽子是否能吃?如果说出现了霉斑、颜色异常(如变黄、发黑)或表面粘腻。这样的粽子就不能去吃了。
还有就是解冻后有酸味、异味或发酵味,这种也是不能去吃的,另外像粽子变得过于软烂或粘手,可能已变质。所以在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新鲜度。
最后,这里提醒大家一下,冷冻前将粽子分装成单次食用量,密封严实(可用保鲜膜+塑料袋),避免反复解冻,定期检查冷冻室温度,确保维持低温,解冻后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4℃以上,确保杀菌。
冷冻1个月的粽子,如果新鲜度可以,大概率可食用,但需谨慎检查。超过3个月的粽子建议丢弃,避免食物中毒风险。珍惜粮食的同时,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节省一点,结果把自己吃进医院,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