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作为全球电动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主导者,近年来在拉美“锂三角”地区密集展开布局。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深入演进,中国在投资也已成为国际产业链主导权争夺和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体现。
投资布局
阿根廷:中资布局最积极。阿根廷对外国投资者相对友好,尤其在锂矿权、税率和法规方面提供更灵活的制度安排。中国企业在此地动作频繁。
紫金矿业以7.37亿美元收购加拿大Neo Lithium公司,获得Catamarca省Tres Quebradas项目的控制权,拟年产2万吨碳酸锂.
赣锋锂业投资9.62亿美元收购Lithea公司,取得Salta省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盐湖资产,并与Lithium Americas合资,持有Jujuy省Caucharí-Olaroz项目51%股权。
西藏珠峰资源计划在Salar Arizano与Salar de Diablillos项目投资17亿美元,年产5–10万吨锂.
此外,宁德时代、天齐锂业、国轩高科等还参与建立锂电池制造基地,与奇瑞合作发展本地新能源汽车产能。预计到2030年,阿根廷约四分之一的锂产量将由中资项目提供。
智利:高端锂产品与技术合作相结合。中国对智利的最大锂投资,是天齐锂业2018年以约40亿美元收购SQM公司26%的股份。SQM是世界领先的高品质盐湖锂提取商。这笔交易还附带向比亚迪的7年长期锂矿石供应合同。
此外,中国企业还计划参与在安托法加斯塔建设一个投资20亿美元的锂产业园,涉及包括青山控股、Rupia Energy、Battero Tech等。
但智利国内有关国家控股、环保审查、社区利益分配的政策争议,成为中国投资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玻利维亚:从“锂宝藏”迈向产业化。玻利维亚拥有全球最大的锂储量,但长期未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2023年,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牵头的中资联合体与玻政府签署10亿美元协议,开发乌尤尼盐湖等项目,预计年产2.5万吨碳酸锂,未来投资可能将追加到近100亿美元。
该项目初期将建设基础设施与提取设施。未来还可能涉及电池生产和下游产品加工。玻利维亚希望借助中方资本与技术,实现从资源输出向产业链延伸、技术本土化的战略跃升。
战略动因
供应链安全与资源保障。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对锂的依赖度极高,尤其在中国“双碳”战略背景下,锂需求将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电池级碳酸锂需求超过70%依赖进口,控制锂资源是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要一环。加大对拉美“锂三角”投资是分散资源依赖、降低战略风险的关键一环。
巩固产业链主导地位。中国在全球电动车电池产业链中占据压倒性优势:中国控制了超过65%的全球锂加工能力,正负极材料、电芯、电池包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生态。投资上游锂资源,有助于实现全产业链控制,进一步压缩竞争对手空间。
技术标准输出与全球规则塑造。掌控锂资源并形成跨境生产—加工—制造网络,是中国企业主导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标准的基础。这一逻辑也与此前光伏、5G等战略性技术扩张路径高度相似。
对冲中美战略竞争博弈与“科技脱钩”风险。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国亟需打造相对独立的新能源战略资源通道,以应对美国封锁打压政策所带来的技术脱钩、供应链重构威胁。布局“锂三角”可视为中国对美“绿色封锁”可能性的前置反应。
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化战略调整中,“走出去”、摆脱国内市场“内卷”已成为中国头部锂电、汽车企业的共识。通过并购、合资、设厂等方式进入拉美市场,既可获取资源,又可在当地构建市场和品牌认知,推进整车企业如比亚迪、奇瑞、吉利的海外战略。
风险挑战
尽管中国企业在拉美“锂三角”投资迅猛,但当前也面临诸多挑战。
政治与政策不确定性。智利面临关于国有化锂资源、提高特许税率与环保评估程序改革等政策争议,阿根廷经济周期波动剧烈,汇率管制与外汇政策令利润回流存在困难,玻利维亚倾向国家主导开发,对外资设限较多,合作模式复杂,都对中国企业推进合作造成障碍。
社会与环境风险。锂提取大量依赖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社区生计影响显著。若项目未能妥善处理社会影响评估与社区利益分配,可能引发反弹或阻力。
美国地缘政治干预。美国对拉美资源控制权的重视日益增强,将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特别是在“锂三角”地区的布局视为地缘挑战,已采取措施实施“回推”。美国通过系列法案、双边协议等排除中国影响,正试图将包括锂资源在内的关键矿产资源纳入其主导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绿色新殖民主义”舆论压力。部分拉美媒体与学界将中资介入批评为“锂采掘依赖”或“绿色掠夺”,担忧重复历史上大宗商品依附型发展路径。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共赢与本地增值,成为中方企业面临的舆论与政治双重考验。此外,全球市场波动性造成的锂价大起大落,也可能影响投资收益与项目推进节奏。
总体而言,中国对拉美“锂三角”的深度介入,早已不是单个能源企业的市场行为,而是新时代“绿色地缘政治”图谱中的关键一笔。在中美竞争、新能源博弈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投资也在牵动地缘博弈变化。中国若希望在地缘和技术竞争中争夺战略主动,还需在拉美构建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资源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