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6月,机构或更看好科技成长表现。东吴证券最新观点认为,6月或是新一轮东升西落交易的起点。进入6月,科技板块将迎来密集的事件催化,景气有望持续。同时,成长股估值、流动性也将受益于弱美元环境,有望表现出更好弹性。
海外方面,近期再添多起限制升级事件,上周,美国商务部要求全球三大EDA公司对华断供芯片设计软件,引发市场震荡。5月底彭博社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计划出台新规,扩大对中国科技行业的限制,将受制裁企业的子公司一并纳入监管范围。机构普遍认为,外部的限制会倒逼供应链重组,增加国内对先进制程产能的需求,推动上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实现技术突破。
海外限制升级,正倒逼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摩根士丹利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唯一一个自给自足进展较慢的领域是硬件计算,包括半导体,但即使是这个弱点也在迅速改善。就尖端图形处理器(GPU)而言,中国开发者正在通过混合使用旧款GPU和国产GPU来克服资源限制。摩根士丹利表示,中国人工智能GPU的自给率将从2024年的34%上升到2027年的82%。报告指出,中国已设定目标,到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领域完全独立自主。
资料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被动跟踪中证半导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占比约76%,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行业分布上,该指数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按照中证指数公司数据,“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约68%。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持续受到市场重视和产业政策支持。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TF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