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摘要:分子胶是一类新型小分子化合物,通过与细胞内的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结合,诱导特定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和降解。在癌症治疗中,分子胶通过选择性降解异常表达的致病蛋白,恢复细胞正常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与传统药物相比,分子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副作用,并可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尽管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分子胶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策略,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关键词:分子胶 癌症 蛋白质降解
在癌症治疗的漫长征途中,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攻克这一全球性的健康难题。近年来,一种名为“分子胶”的新型化合物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化合物通过一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分子胶是什么?
分子胶是一类能够诱导蛋白质降解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们通过与细胞内的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结合,促进特定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从而将这些蛋白质标记为“垃圾”,最终被细胞内的蛋白酶体降解[1]。这种机制类似于一种“分子胶水”,将蛋白质与泛素连接酶“粘合”在一起,加速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分子胶通常通过以下方式稳定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
1.1促进E3泛素连接酶与底物结合:如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作为分子胶,能够桥接CRBN(Cereblon)与转录因子(如IKZF1/3)或致癌蛋白(如CK1α),诱导其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的生长[1-2]。
1.2稳定功能性蛋白复合物:某些分子胶可增强抑癌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例如,CDK12-cyclin K复合物的稳定可通过调节DNA损伤修复途径,抑制肿瘤进展[3]。
二、分子胶如何用于癌症治疗?
在癌症细胞中,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或功能失调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的重要原因。分子胶通过选择性地降解这些“致病蛋白”,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代谢调控和基因表达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子胶通过调控这些相互作用,能够精确地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分子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2.1 靶向蛋白降解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负责调控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4]。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泛素分子对目标蛋白进行标记,随后由26S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这些标记的蛋白质。具体过程如下[5]:首先,泛素激活酶(E1)将泛素激活,然后转移至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识别并结合目标蛋白,协助E2将泛素共价连接到目标蛋白的赖氨酸残基上,形成多泛素链。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释放出氨基酸供细胞再利用。分子胶可以通过与E3泛素连接酶结合,诱导其与目标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目标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
图-1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降解蛋白质的机制[5]
在癌症细胞中,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异常表达或功能失调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的重要原因。分子胶通过选择性地降解这些“致病蛋白”,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LXH-3-71的分子胶可以诱导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的降解,从而抑制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6-7]。
图-2 LXH-3-71 作为一种分子胶诱导PHGDH 与DDB1-CUL4 泛素连接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通路触发PHGDH 的降解,进而导致癌细胞的干性受到抑制[6]。
2.2 调控信号通路
某些分子胶能够稳定肿瘤细胞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或诱导其凋亡[8-9]。例如,分子胶可以稳定肿瘤抑制蛋白与转录因子的复合物,增强肿瘤抑制蛋白的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子胶可稳定肿瘤抑制复合物(如p53-MDM2复合物),阻断MDM2介导的p53降解,恢复p53的抑癌功能[10]。这种机制在癌症治疗中尤为重要,因为许多肿瘤细胞依赖于某些关键蛋白的过度表达或异常活性。
图-3 MDM2/MDMX多维度控制P53稳定性[10]
三、分子胶的优势
与传统的癌症治疗药物相比,分子胶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们通过诱导蛋白质降解,而不是直接抑制蛋白质的酶活性,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消除致病蛋白的功能。其次,分子胶的作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特异性地降解目标蛋白质,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11]。此外,分子胶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靶向治疗)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往往依赖于某些关键蛋白的过度表达或异常活性。分子胶通过诱导这些关键蛋白的降解,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往往依赖于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分子胶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分子胶通过调控特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够精确地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由于分子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不是直接抑制酶的活性,因此其毒性较低。
四、分子胶的未来
尽管分子胶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发现更多具有不同靶点的分子胶,并探索其在多种癌症类型中的应用[12]。由于分子胶的作用机制依赖于特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因此靶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分子胶的设计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其与目标蛋白和E3泛素连接酶的亲和力、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随着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靶点被发现和验证。分子胶可以与其他肿瘤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五、结语
分子胶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策略,为攻克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们通过诱导蛋白质降解,选择性地消除癌细胞中的关键致病蛋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胶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Ito T, Ando H, Suzuki 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primary target of thalidomide teratogenicity[J]. Science, 2010,327(5971):1345-1350.
[2]Kronke J, Udeshi ND, Narla A, et al. Lenalidomide causes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IKZF1 and IKZF3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s[J]. Nature, 2014,523(7559):183-188.
[3]Zhang T, Kwiatkowski N, Olson CM, et al. Covalent targeting of remote cysteine residues to develop CDK12 and CDK13 inhibitors[J]. Nat Chem Biol, 2019,15(7):706-714.
[4]Hershko A, Ciechanover A. The ubiquitin system[J]. Annu Rev Biochem, 1998,67:425-479.
[5]Vierstra RD.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a versatile modulator of signaling in plants[J]. FEBS Lett,2012,586(17):2692-2703.
[6]Huang Z, Zhang K, Jiang Y, et al. Molecular glue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PHGDH by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DB1 and PHGDH[J]. Acta Pharm Sin B, 2024,14(9): 4001- 4013.
[7]Guo J, Gu X, Zheng M, et al. Azacoccone E inhibits cancer cell growth by targeting 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J]. Bioorg Chem, 2019, 87:16-22.
[8]Vassilev L T, Vu B T, Graves B, et al. In vivo activation of the p53 pathway by small-molecule antagonists of MDM2 [J]. Science, 2004,303(5659):844-848.
[9]Glickman MH, Ciechanover A.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roteolytic pathway: destruction for the sake of construction[J]. Physiol Rev, 2002,82(2):373-428.
[10]Duan Z, Wang X, Gao Y, et al. The role of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in cerebral ischemia[J]. FEBS Lett, 2012,586(10):1390-1396.
[11]Pacold ME, Brimacombe KR, Chan SH, et al. A PHGDH inhibitor reveals coordination of serine synthesis and one-carbon unit fate[J]. Nat Chem Biol, 2016,12(6):452-458.
[12]Liu XH, Li BL, Zhang Z, et al. Synthesis and discovery of novel anti-cancer stem cells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natural triterpenoic acids[J]. J Med Chem. 2018,61(21):10814 -10833.
审稿人意见
1. 文中提及,分子胶能稳定肿瘤细胞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但后文无更多展开与解释,建议补充。
2. 文中第一个小标题"分子胶是什么",其下三个自然段,只有第一个自然段是介绍何为分子胶,后两段均为介绍ups系统,及分子胶如何抗肿瘤,建议移至标题“分子胶如何用于癌症治疗”下。
3. 参考文献第一篇,介绍PHGDH小分子抑制剂的鉴定,与本文主题无关,建议删除。并补充与分子胶稳定肿瘤细胞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的相关文献。此外,建议补充介绍分子胶研究进展的综述类参考文献、解释UPS系统的综述类文献、和与分子胶抗肿瘤相关的其他研究进展文献等。
作者简介
刘宁,女,1986年7月出生,河北衡水人,汉族,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师,从事高分辨生物质谱技术和创新药物研发,通讯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综合实验楼D121-2,邮编:300350,联系电话:13821239568,邮箱:liuning@nankai.edu.cn
王倩倩,通讯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综合实验楼D121-2,邮编:300350,联系电话:15302169513,邮箱:lx_wangqianq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