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在周二举行的临时总统选举中以51.7%的得票率遥遥领先,金文洙获得39.3%。
2.此次选举被视为对前总统尹锡悦领导风格的全民公投,尹锡悦曾因实施戒严令引发全国抗议并被弹劾。
3.李在明的竞选主轴是推进宪法改革、恢复民主秩序,赢得了仍对尹锡悦威权转向心有余悸的选民共鸣。
4.然而,李在明目前面临多项刑事指控,包括涉嫌违反选举法,这也成为对手攻击的焦点。
5.此次胜选将标志着DPK在三年内重返执政舞台,让人回想起2017年朴槿惠政府因腐败丑闻垮台后,自由派在当年临时选举中的强势复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导语:尽管身陷风波,李在明依然获得了众多年轻人和工薪阶层选民的坚定支持。这些人认同他的成长经历和改革议程,视他为“逆境重生”的象征与希望的代表。
韩国自由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 of Korea,简称DPK)候选人李在明(Lee Jae-myung)在本周二的临时总统选举中胜选,这反映出韩国民众对前总统尹锡悦(Yoon Suk Yeol)突如其来的戒严令极度愤怒,也表达了强烈的政权更替愿望。
分析人士指出,选民对尹锡悦在2024年12月3日试图实施紧急军事统治的举动感到震怒,该行为最终导致他被弹劾并触发提前大选。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守派政党国民力量党(People Power Party,简称PPP)的候选人金文洙(Kim Moon-soo)失去了大量支持者。
根据韩国三大电视台KBS、MBC和SBS于晚上8点联合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李在明以51.7%的得票率遥遥领先,金文洙获得39.3%,小党改革党(Reform Party)保守派候选人李俊锡(Lee Jun-seok)则获得7.7%。
这场胜选意味着尹锡悦在六个月前引发全国动荡的“惊天一宣”——为期仅六小时的戒严令事件——终于有了政治上的清算。当时尹锡悦声称,为了应对所谓的“反国家势力”,有必要动用戒严,但这一行为反而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最终导致他在4月遭国会弹劾。
这场选举被广泛视为一场对尹锡悦领导风格的全民公投,在戒严阴影之下展开。与此同时,尹锡悦本人正面临叛乱罪等刑事指控的审判。
“每一次选举都会有一个主导议题,这一次的核心就是清算企图发动戒严的人,”政治智库时代精神研究所(Zeitgeist Institute)所长严京永(Eom Kyeong-young)指出。
严京永表示,这次李在明的胜利,与其说是他领导能力受到肯定,不如说是公众强烈希望终结与戒严相关势力的影响力。
“DPK成功地将这次选举塑造成对所谓‘叛乱势力’的清算,同时也强调要为总统戒严权力设置制度防线。相比之下,PPP的金文洙在应对戒严危机的立场上缺乏明确信息,”他补充说。
李在明的竞选主轴——承诺推进宪法改革、恢复民主秩序——显然赢得了仍对尹锡悦威权转向心有余悸的选民共鸣。
仁川国立大学(Incheon National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李俊汉(Lee Jun-han)表示,李在明之所以胜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被视为比对手更有准备的领导者,而PPP党内初选的混乱则进一步削弱了金文洙的竞争力。
该党领导层曾试图撤换初选胜出的金文洙,改推前总理韩德洙(Han Duck-soo)参选,但因党内强烈反弹而作罢。
“DPK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印象,即李在明是自由派选民的唯一选择。一个月前,他的个人支持率其实还低于DPK整体支持度,但在正式提名后迅速飙升,这说明选民感到‘别无选择’,”李教授说。
作为尹锡悦政府时期的前劳动部长,金文洙因与这位已失势的前总统关系密切,始终无法摆脱负面影响,这成为他在竞选中的一大政治包袱。
“尹锡悦留下的负面政治遗产并没有为PPP加分,”李教授指出。“金文洙缺乏有效策略去争取对尹政府失望的中间选民。”
保守阵营接连失误,为自由派候选人打开了突破口,尽管李在明本身也并非毫无弱点。
目前,李在明正面临多项刑事指控,包括涉嫌违反选举法,这也成为对手攻击的焦点。此外,他对DPK的牢牢控制也引发了一些人对其打压党内异见的批评。
尽管如此,在竞选过程中,这位自由派政治人物成功塑造了自己是“政治报复受害者”以及“民主抗争象征”的形象。
李在明的胜选将标志着DPK在三年内重返执政舞台,这也让人回想起2017年朴槿惠政府因腐败丑闻垮台后,自由派在当年临时选举中的强势复出。
从童工到总统候选人
据出口民调显示,李在明的领先地位巩固了他作为韩国近年最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之一的地位,他的逆袭之路也成为选战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的一个偏远村庄,自幼家境极度贫困。小学毕业后,他被迫到京畿道城南市的钟表厂做工,每天工资仅200韩元(约合人民币0.15元)。一次工伤导致他左臂永久残疾,但他拒绝向命运低头。
他下定决心改变命运,通过了高中学历资格考试,凭奖学金进入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法学院。在大学时期,1980年的光州起义深深影响了他,使他立志投身社会正义事业,为弱势群体发声。
通过司法考试后,李在明选择回到城南市,成为一名人权律师,因揭露地方腐败、推动建立公立医院等公益行动而声名鹊起。他的社会行动和公共服务精神最终将他引向政坛,因为他相信真正的改变必须通过掌握政治权力实现。
2010年,李在明当选城南市市长,以其大胆的福利政策而广受关注,包括免费校服、青年分红、每年向19至24岁青年发放100万韩元、建立公共产后护理中心等。他直率甚至激烈的风格虽具争议,却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
在2016至2017年朴槿惠腐败丑闻爆发期间,李在明是最早呼吁弹劾的政治人物之一,进一步巩固了其改革者形象。2018年,他当选为韩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京畿道的知事。在任期间,他推出了韩国首个全民新冠救助金计划,严打违法建筑,并扩大社会福利。
竞逐总统之路
李在明首次参加总统选举是在2017年,当时在DPK初选中排名第三。2022年,他以韩国历史上最微弱的差距败给尹锡悦。但他并未退缩,迅速重返政治舞台,赢得仁川一个议席,并以压倒性支持率掌控DPK领导权。在其带领下,DPK巩固了国会主导地位。
而这次因尹锡悦遭弹劾而引发的临时总统选举,进一步确立了李在明的领跑地位。多项民调显示,他始终在金文洙和李俊锡两位保守派候选人面前保持显著领先。
当然,李在明的政治生涯也不乏争议。他曾因房地产丑闻接受调查,也曾在2024年釜山遭遇刺杀,幸好捡回一命。
尽管身陷风波,李在明依然获得了众多年轻人和工薪阶层选民的坚定支持。这些人认同他的成长经历和改革议程,视他为“逆境重生”的象征与希望的代表。(The Korea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