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基于当地《统计年鉴》,分享了历年来上海户籍人口的年龄结构。
数据显示,当地户籍人口中,18岁到59岁的劳动力人口比例,从2007年的68%,下降到2023年的50%以下。
同为直辖市,重庆的情况是否有所不同呢?
这一篇,我们自《重庆统计年鉴》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取到历年来重庆常住人口年龄数据,绘制一张图表,展示历年来重庆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
由于当地年鉴并没像上海一样收录户籍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布情况,我们取常住人口数据。
2000年的时候,重庆常住人口中,有1773万属于劳动力阶段的人口(16岁到59岁),占比为62.2%。
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影响下,按说劳动力年龄人口应该有所下降。但数据显示,2024年,这一比例为60.3%,考虑到这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数据,可以用几乎没有变化来形容。
是重庆人很能生,维持了人口世代更替吗?答案很复杂,某个时代能生是普遍的特征,重庆人也不例外。
65岁以上人口,基本不事生产,属于退休人员,需要劳动力人口供养。2000年时重庆这一比例为8.8%,2024年上升到18.9%,四分之一个世纪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如果再将60岁以上65岁以下人口合并统计,我们能发现:重庆60岁以上人口,在2000年时比重只有13%,2024年上升到25%,增长几乎翻倍。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不值得奇怪。但如果老龄化叠加少子化、未实现富裕,这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事。
重庆60岁以上人口从370万增长到800万,是全国人口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或许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将比古往今来任何时候都要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