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端午假期共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2.3天“微度假”与避暑、民俗主题相结合的出游方式成端午旅游主流,深圳位居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第七位。
3.端午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位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广州、重庆、天津、深圳、青岛。
4.此外,深圳世界之窗“萌动世界儿童节”主题活动圆满收官,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
5.端午假期全市海陆空铁累计到发268.32万人次,同比增长8.58%,较2019年同期增长5.57%。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
与“六一”儿童节叠加
为深圳旅游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热闹气氛
6月2日晚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
端午假期(5月31日-6月2日)
全市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0.3%
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
同比增长21.8%
据相关旅游平台消息
深圳入选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
同时也上榜热门入境游目的地前十名
出行市场以本地和周边为主
300公里内的短途出行持续领跑,端午假期出行市场回归以本地和周边为主的特点,3天“微度假”与避暑、民俗主题相结合的出游方式成端午旅游主流。
携程旅行发布最新报告显示,端午假期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超六成,深圳位居国内亲子游目的地第七位,同时景区门票增速位居前六位。前来深圳旅游的国内旅客主要来自广州、上海、东莞、北京和长沙。
据统计,端午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位则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广州、重庆、天津、深圳、青岛。其中,深圳热门景点排名前4的景区分别为欢乐港湾、欢乐海岸、甘坑古镇、华强北步行街景区。
数据显示,锦绣中华民俗村端午游客量同比去年翻倍增长,境外游客数量同步攀升,较去年增加了约152%。深圳世界之窗“萌动世界儿童节”主题活动圆满收官,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
图源 /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
端午假期,深圳科学技术馆总客流(涵盖常设展厅、影院、临展及科普活动)达6.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约292万元,展现出较高的人气与良好的运营效益。
全市监测的25个重点商圈假期总客流量为662.6万人,同比增长28.7%,总营业额为5.93亿元,同比增长12.4%。
全市总登记入住旅客88.51万人次,同比增长7.0%。全市星级酒店出租率为53.05%,同比增长3.6%;营业收入1879.79万元,同比增长8.7%。
全市公园游客量为318.9万人次,同比增加44.8%。
图源 / 深圳欢乐谷
端午假期,出入境游呈现出双向火热的态势。中国的“旅张力”在端午节依旧强势发力,入境游订单涨幅近九成,三小时飞行圈内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国人的身影。
与出境游相似,假期期间入境游主要客源国/地区也集中在3小时航行圈内,分别为中国香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今年端午节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九成,热门入境游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杭州、青岛、西安、昆明。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开展三天吸引45万人观展
5月31日-6月8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面积超26万平方米,其中8万平方米为户外活动展区。本届展会以“面向科技、面向未来、面向市场”为主题,汇聚112家整车品牌、1039款车型及50场新车发布会,多款重磅新车接连登场。
车展前三日恰逢端午假期,吸引了珠三角大批车迷,假期共有45万人次观众参观,成交额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届增长27.4%和8.1%,预测本届车展总客流量和总成交额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假期期间,全市汽车销售量约1.6万台次。
2025龙舟文化嘉年华
全网传播量超2.2亿
深圳位列端午假期广东城市票房首位
假期里,深圳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蓬勃景象。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日21时,2025端午档全国票房4.59亿元,大幅超越去年端午档票房。其中,《碟中谍8:最终清算》成端午档票房冠军。5月31日至6月2日假期三天,广东省票房位列全国省市票房首位,深圳则位列广东城市票房排名首位。
多部精彩影片在端午档期上映,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其中,动画影片成为热门选择,《时间之子》《潜艇总动员:冒险岛》《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等合家欢动画片为大朋友、小朋友开启缤纷光影之旅。此外,《碟中谍8:最终清算》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口碑,领跑端午档首日票房榜。
全市海陆空铁累计到发268.32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端午假期三天(5月31日至6月2日),全市海陆空铁累计到发268.32万人次,同比增长8.58%,较2019年同期增长5.57%。
铁路方面,累计到发旅客2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8.46%,较2019年同期增长18.23%。民航方面,累计到发旅客4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62%,较2019年同期增长18.16%。
市内公共交通方面,市内公共交通客流累计达3796.78万人次,同比增长10.95%。其中,地铁客流量2659.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83%。
记者 / 杨溟晗
排版 / 徐子鋆
审校 / 靳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