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峰景区出口的一间店铺,有售一种色泽乌黑的果实。那果实模样奇特,既像樱桃却非樱桃,又似山琅岐(野果)而非山琅岐。店家咧着嘴笑说:"尝尝吧,野葡萄,咱们这儿特有的。"他热情地递过来几颗。
我捏起一颗放入口中,酸甜之味瞬间从舌尖蔓延开来,直冲脑门,随之而来的是一丝沁凉之感。"这是什么果子?"我好奇地问。"嘉宝果,河南特产,别处可吃不到。"店家得意地说。我买了一斤与同伴分享,大家都被这新奇的味道惊艳了。这种偶遇陌生美味的惊喜,正是旅行最迷人的部分。一颗小小的果实,让原本只存在于地图上的"河南",突然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
晚间到了岸上小镇,老吴朋友FY托小赵备了一桌饭菜。我们这些行路人,向来不推辞他人的好意,便欣然前往。
依照导航指示,穿越数条乡村小径,抵达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庭院,其墙面上“隐巷餐厅”四字笔势遒劲。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蛙声与虫鸣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自然界的交响乐,悠扬动听。
步入庭院,眼前的景致让人眼睛一亮。庭院中央是一方水池,假山泛出紫色的光芒,泉水如银链般从山顶坠下,几条红鲤鱼悠闲地游弋,象征着紫气东来,鱼跃龙门。开放式厨房里,六口土灶正冒着热气,厨师忙碌的身影在火光中晃动。这哪里是寻常饭店,分明是一处隐于尘世的桃源。
登上二楼露台,两张拼起的大桌上已经摆满了凉菜。铁棍山药切得整整齐齐,泛着象牙白的光泽;五里源松花蛋对半切开,蛋黄如琥珀,蛋白似墨玉;黑木耳拌香葱乌黑油亮,旁边还配着虾皮提鲜。水果拼盘更是丰盛,无花果、橘子、樱桃、草莓色彩缤纷,看得人食指大动。
"这些都是FY特意嘱咐准备的,"小赵一边倒茶一边说,"她知道你们来河南,半个月前就订好了位置,还指定要店里最好的师傅掌勺。"
晚风轻拂,送来远处茱萸峰的花香。抬眼望去,重阳阁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耀,明月的清辉铺满大地,两者相映成辉。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只是今人登高,不再插茱萸,而是举起手机拍照留念——科技改变了形式,却改变不了人们寄情山水的心。
谈笑间,大家开始品尝桌上的美食。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盘松花蛋。夹起一块送入口中,蛋白弹牙,蛋黄绵密,最奇妙的是后调竟然真的带着松木的清香。"这是用松枝熏制的,"小赵解释道,"五里源的做法和别处不同。"旁边的铁棍山药也令人惊艳,外表朴实,入口却绵软中带着韧性,越嚼越能品出山药的清甜。
酒是河南本地的杜康,斟在杯中清亮如水。不知是谁起了头吟诵"何以解忧",众人齐声接"唯有杜康",笑声在夜空中回荡。香槟和红酒虽然也在桌上,但此刻在这方水土上,杜康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少许,第一道热菜上桌了——一大锅炖山羊肉。揭开盖子的瞬间,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厨师介绍说,这羊肉要先用清水浸泡半天,焯水后加入茴香、陈皮、冰糖等调料翻炒,最后大火炖煮。我轻轻舀起一勺汤,只见那琥珀色的汤汁晶莹剔透,几点油星在其上轻轻摇曳,入口瞬间,醇厚而不腻,满口生香。羊肉炖得恰到好处,用筷子轻轻一拨就骨肉分离,肉质细嫩,带着香料特有的复合香味,却又丝毫不掩羊肉本身的鲜美。
接着上桌的是本地鸭,肉质紧实却不柴,表皮烤得金黄酥脆;鸡蛋炒野菜看似简单,但那野菜是刚采的山货,带着泥土的芬芳;最让人惊喜的是油炸小溪鱼,小巧得仅如手指长短,外皮炸得金黄酥脆,连骨头都酥软可食,每一口都是咸香交织的美味,堪称绝佳的下酒伴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谈笑风生,气氛愈发热烈。微醺中,我突然想到,王维当年吟咏茱萸时,未必尝过嘉宝果的滋味;曹操写下"何以解忧"时,应该也没吃过五里源的松花蛋。而今我们这些后来者,将古诗与美食一同品味,倒像是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离席时,夜已深沉。走在回旅馆的小路上,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一天的经历在脑海中回放:从茱萸峰下偶遇的珍稀嘉宝果,至隐巷深处餐厅的地道美食盛宴。味觉的记忆尤为深刻,即便岁月流转,或许某些景点的轮廓会模糊,但那颗乌黑嘉宝果的酸甜滋味,那碗山羊肉汤的醇厚口感,必将镌刻于心。
回到房间,困意很快袭来。朦胧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露台,朋友们举杯的笑颜在月光下格外清晰。河南的味道,就这样通过舌尖,深深烙在了记忆里。在梦中,我们的文化漫游,还在继续。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