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按照专利无效业务来定义一下“红圈所”或者“热门所”,那么中伦、汉坤、隆诺和若山四家,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即使有些看似“红圈”的律所其实在专利无效业务上并没什么核心优势,比如有些核心检索能力往往还需要一些外包的辅助。但这并不影响在一起关键的案件中,能让这些律所中的某些原本是华为的合作所,也可以站在挑战华为转让出去专利的竞对立场。涉及的是一件名为“门户推送的方法和网络设备”的发明专利ZL201210370672.2,申请于2012年,原申请人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5月,华为将该专利转让给北京知方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此后,这件专利先后经历过五次无效挑战,并在2024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过一份无效决定,当时宣告该专利部分无效。挑战者是美国的防特网公司。2023年9月,华为基于专利转让,开启了一种新模式,就是与中移动、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在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的组织下,与北京基石知本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北京知方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一项目的核心目的是基于政府支持,推动华为专利许可的多样化。
此后,北京知方利用专利先后起诉了一批国内外的网络企业,如美国Juniper和国内锐捷网络等公司。这些公司也对源自华为的这批专利发起了无效挑战。
根据下图汇总的9个专利中,源自华为的有三个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三个专利维持有效,还有三个专利是部分无效。总体来看,北京知方的优势更大一些。
但是有两件挑战没有成功的专利,还在继续挑战之中,一件就是序号8的专利,无效请求人委托上海方达律师事务所在2025年5月又新提出了无效请求。
另一件就是本文重点提到的这件由四大律所合攻的专利,后面的几次无效挑战都是发生在2024年12月之后。这背后很可能是权利人利用这一件专利,同时与几家网络厂商发生了专利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