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 总第888期
值日编辑:杜大壮 江文轩
审核:王泽媛 王若桐
执行主编:陈卓
印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Anil Chauhan),图源:彭博社
《经济时报》5月31日报道,印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Anil Chauhan)5月31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明确阐述印地缘战略转向。据悉,他强调印度洋不仅是国家利益核心,更是“印命运所在”。他表示,面对北向紧张的边境局势及东向缅甸动荡带来的战略限制,印被迫重新审视其海洋战略。乔汉在接受印媒采访时表示,“当前地缘现实决定了印无法向北推进,也无法向东深入,尽管与中亚、中东存在政治联系,但地理阻隔使海洋成为唯一可行通道”。为此,印正以“岛国模式”(island nation)重构海洋战略——依托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等领土提供的印度洋纵深优势,将战略视野从传统关注的北印度洋拓展至南方广阔海域,以强化对关键航道的控制。国防自主化方面,乔汉着重展示印军事现代化突破,例如,印国产“阿卡什”导弹系统已投入实战部署。当前印还在自主构建全国一体化防空网络,成功整合多源雷达数据实现全域覆盖。他指出,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大型工业集团正加速参与国防技术创新。针对近期印巴冲突,乔汉首度承认印战机在5月交战中损失,但驳斥“巴方击落6架战机”的说法。他强调“关键不在于损失数量,而在于战术修正能力”,印军在48小时内完成战术复盘并实施远程精确反击,甚至突破“中国等国援助巴方的防空系统”,对巴境内300公里纵深目标实现米级精度打击。关于核战争风险,他明确否认局势曾接近核门槛,称与巴沟通渠道始终畅通,且“常规冲突与核冲突间存在巨大缓冲空间”。
NEWS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巴出口数据。图源:Trading Economics
路透社、新德里电视台5月3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30日宣布美印贸易谈判接近达成,同时确认巴方代表团将于下周访美磋商关税协议。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近期访美推动谈判,双方计划7月初签署初步协议。当前,美巴谈判焦点于“巴对美存在30亿美元($3 billion)贸易顺差”,而美新政策拟对其商品征收29%的关税。特朗普还称,美通过贸易施压而非以武力干预“成功阻止印巴发生潜在核冲突”。然而,印官方声明强调,停火是印巴直接对话的结果,与美无关,且美印领导人未在冲突期间谈及贸易问题,间接否定特朗普说法。
NEWS
图源:孟《每日星报》
孟《商业标准报》《每日星报》《达卡论坛报》5月31日报道,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5月31日率商务代表团访问孟加拉国,代表团规模之大受到孟媒高度关注,被其称为“史上最大规模”,此行预示着中孟两国经贸合作将迈入新阶段。王文涛抵达达卡后,与孟临时政府商务顾问巴希尔举行会谈,双方签署《贸易便利化工作组谅解备忘录》《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两项关键文件。巴希尔特别提出希望引进中国无人机技术升级农业领域,强调“中国经验对孟农业转型至关重要”,并呼吁中企加大力度投资孟皮革制品、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王文涛表示,中方将支持孟应用智能农业技术和无人机提升产能,同时协助该国提升出口竞争力。6月1日,由孟投资发展局(BIDA,孟最高投资促进机构,隶属国家元首办公室)、经济特区管理局(BEZA,隶属国家元首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孟中投资贸易会议”在达卡投资大厦开幕,王文涛率领的近100家企业代表团包含近250名商界代表,覆盖纺织、电子、农业等多元领域,其中包含6-7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孟首席顾问尤努斯作为主宾在开幕式致辞。值得注意的是,尤努斯呼吁中国投资者帮助孟转变为“生产中心”。他称中国是“制造业大师”,并强调两国应建立互利伙伴关系。此外,尤努斯还强调“中孟合作振兴孟黄麻产业”,“通过给予黄麻应有的尊重和重振黄麻昔日的辉煌,让黄麻在孟经济中占据应有的地位”。据悉,会议全天设置5场行业对接会,重点聚焦成衣纺织、农产品加工、信息技术等核心领域。
NEWS
印巴2023-24财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对比。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5月31日报道,为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巴基斯坦深度改革其农业部门。2024年9月,IMF同意向巴提供71.13亿美元扩展基金贷款,并将在2024-25至2027-28财年期间分批发放。为满足IMF要求,巴采取四大措施深度改革农业部门:一是取消小麦最低收购价(MSP)与政府采购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此举严重影响巴本国小麦生产。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巴小麦产量为2850万吨,低于上一年度创纪录的3144万吨,而巴取消MSP政策、气候干旱是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美农业部(USDA)预计,2025-26年度巴小麦消费量将达3150万吨,届时恐需进口以满足需求。二是承诺在2025-26财年结束前逐渐淘汰联邦、省级政府定价农产品政策,并逐步结束巴国家农业仓储与服务公司(PASSCO)运作。PASSCO是巴国有企业,受巴政府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控制,其主要负责储存巴全国的农产品。三是2025年底前审查修订所有支持政府干预大宗商品市场的立法,如1977年《价格控制及防止牟取暴利和囤积法》、1958年《旁遮普食品(控制)法》、2005年《信德基本商品价格控制及防止牟取暴利和囤积法》等。四是修改农业所得税法,并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农业收入征税。目前,旁遮普省、信德省、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俾路支省均已修订该法。值得注意的是,报道称,相比巴基斯坦,印政府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强推农业改革。一方面,印自1993年6月起未再接受IMF的任何金融援助,不可能因外部施压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印农民群体持续反对2020年9月通过的三项旨在放松农业市场监管的法案,印2021年11月被迫废除上述法案,表明当前印中央政府强推农业改革存在局限性。
NEWS
图源:X
半岛电视台5月30日、5月31日报道,阿富汗、巴基斯坦宣布将两国关系从代办级提升至大使级,表明其紧张关系有所缓和。5月30日,巴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Ishaq Dar)发表声明称,自其4月访问阿以来,两国关系出现积极转变,巴政府决定将巴阿关系由代办级提升至大使级。达尔还表示,希望此举能加强两国经济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助力两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回应,阿临时政府表示也将同步升级对巴关系。据悉,阿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未来数天内拟访巴。巴成为自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掌政权以来,继中国、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后,第四个向阿派驻大使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缓和阿巴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5月21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主持中—阿—巴三方外长非正式会晤,旨在缓和数月来巴阿因恐怖主义、驱逐难民等问题急剧恶化的双边关系,会后巴阿原则上同意尽快互派大使。此前,俄2025年4月将阿塔撤出该国“恐怖组织”名单,并表示将派遣大使驻阿。
NEWS
南印泰米尔纳德邦知名演员、“人民正义中心”党(MNM)主席卡马尔·哈森。图源:《印刷报》
《印刷报》5月30日报道,南印泰米尔纳德邦知名演员、政客卡马尔·哈森(Kamal Haasan)“卡纳达语源自泰米尔语”言论重燃南印“身份战争”,揭露南印内部分歧。近期,泰邦知名演员、该邦“人民正义中心”党(Makkal Needhi Maiam,MNM)主席卡马尔·哈森在宣传新电影时称“卡纳达语源自泰米尔语”,引发卡纳塔克邦与泰邦间激烈争议,引发多方批评。卡邦方面,卡邦首席部长西达拉姆亚(Siddaramaiah)认为哈桑对“卡纳达语丰富的文化遗产一无所知”。卡邦立法会反对党领袖、印人党领导人阿肖卡(Ashoka)呼吁抵制哈桑并称其“精神不正常”。泰邦方面,泰邦执政党达罗毗荼进步联盟(DMK)及其盟友表示支持其言论。卡邦分析人士指出,从政治角度看,过去外界认为仅有南北印对立,而此次事件揭露南印内部分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卡邦与泰邦之间的“语言之争”也与双方抵制莫迪政府在南印强推印地语有关。支持卡纳达语的分析人士表示,“避免建立‘语言等级制度’对维护非印地语使用者间的团结至关重要”,并称哈桑言论带来的南印“身份战争”只会让强推印地语的人得逞。语言学者表示,泰米尔语、卡纳达语皆属达罗毗荼语系,但并无证据表明其中一种源自另一种。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5月31日发表题为《欧洲右翼能向印度学习到什么》的评论认为,过去十年,印右翼势力在本国发展取得压倒性成功,而在欧亚大陆另一端几乎同时崛起的欧洲右翼势力如今却越发弱势,对后者而言,击败西方自由派的出路在于向印学习并与印右翼势力联手“共克时艰”。文章作者拉姆·马达夫(Ram Madhav)系印度基金会主席、国民志愿服务团全国执委会成员(编者注:本文是作者在2025年5月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年度大会后发表的随笔。CPAC与美共和党关系密切;在欧洲,该组织在为保守派政党及其领导人打造“统一声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十年,在莫迪及印人党政府掌舵印度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欧洲右翼政党也空前崛起,但其发展成就却不尽人意。2024年,许多政治观察家预测欧洲议会将由右翼政党主导,但同年6月的选举结果表明,右翼政党虽有显著斩获,却未能成为主导力量。当前,欧洲右翼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由传统中间派政党、自由派和左翼政党组成的“投机性彩虹联盟”,其唯一目的就是阻止欧洲大陆保守政治崛起。如今西方自由派正系统性地向世界各地“伸出援手”,但保守派的活动范围却仅限于欧洲和美洲。
5月31日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率团访问斯里兰卡,推动中斯乃至南亚区域共同繁荣!
本期审核: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