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关系铁律:“毁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

图片

人的许多烦恼,其实都源于琐碎的小事。

压垮一个人的,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是无休止的琐碎小事的累积;

一件一件,一桩一桩,就像屋顶被积雪覆盖,终会有承受不住的一刻,然后轰然倒塌。

在所有的关系里,毁掉一个人最简单,最隐蔽的方式是什么?

不断纠正这个人。

包括纠错,指责,否定TA。

-01

频繁纠正,本身就是变相的“精神控制”

最常见的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亲密关系的相处中。

比如:

父母会纠正孩子的每一种行为,每一个细节,打着“以爱之名,我为你好,我关心你,我最疼你”名义,不断纠正孩子。

“衣服没穿好”

“哎呀,你吃饭又掉到地上去了”

“你刷牙的时间太短了”

“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你走路的姿势不好看”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慢点,你快点,你仔细点,不看清楚点”

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遭到父母的纠正;

这在父母眼中,是“正确的行为”,是符合他们“高位者身份”的行为;

出于爱也好,关心也好,其实背后都是一种隐形的掌控。

无论孩子怎么做,都要生活在父母的“凝视之中”。

这在孩子眼中呢?

被凝视的每一刻,被纠正的每一次,都会加剧孩子的情绪内耗,恐惧,对自我的怀疑。

这类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自我怀疑:

遇到任何事,做了任何事,都会下意识怀疑自己,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做对,是否做好了。

自我否定:

跟人交往也好,做事也好,但凡出现失误,下意识将所有的过错放在自己身上。

讨好人格:

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观察父母脸色,看父母表情的生活环境下。

失去自我,早早就丢掉了童真,丢掉了生命最原始的状态,最自然松弛的生命力。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父母左右,纠正,TA就失去了自我人格的建立,自我价值的确定,内核的建立。

失去主体性,失去判断力,失去独立的能力,更会变得逃避,思维困顿缓慢。

可笑的是,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

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父母也会反驳:

“我是爱孩子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似乎认错,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就相当于毁掉了自己“站在高位的事实”。

图片

-02

男女关系里的纠正,是一种“隐形控制”

只要跟对方生活在一起,你都会感受到无休止的疲惫;

对方总要盯着你,指责你,纠正你,对你指指点点。

你的穿衣风格,被对方指指点点;

你喜欢吃辣,被对方纠正吃辣是不好的;

你喜欢喝凉的,对方说喝凉的不好;

你开车,对方坐在副驾驶,全程嘴巴不停歇,对你360度纠正指责。

这样的生活状态,相处体验,会不会把你逼疯?

伴侣为什么要纠正你?

因为TA潜意识无法接受你做得好,无法接受你越来越好,这是一种自卑;

当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就必定想要掌控,想要占据,想要干扰。

所以,错的未必是你,也可能是对方看不惯你过得好。

如果你察觉到了,反抗了,依旧无法改变现状,可你又没有及时止损的能力和魄力;

等待你的,就是意志,精神力,生命力都被对方摧毁。

孩子从来都不是被父母纠正,管教出来的,而是被“引导”出来的;

正面的,积极的,松弛的引导;

言传身教的,以身作则的,自己做好榜样的引领;

这样的模式,才是正确的,合理的。

亲密关系中,男女之间从来都不应该对抗,不应该掌控或臣服;

而是尊重,是互相滋养,是互相引领,是抓大放小。

任何人对你的纠正,其实并不代表你的价值低,也不代表你每次都做错了;

这刚好映照的,是这些人内心的局限性,人格的愚钝与狭隘。

你要做的是什么?

课题分离,从内心做到这一点,不在乎TA人对你的诋毁,否定,指责和评价。

外界的声音,有时就是一把锁,将你困在其中,失去方向;

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坚定方向,课题分离。

图片

话题:

身边有“不断纠正你”的人吗?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