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家长们的“后勤保障战”也进入白热化。厨房烟火日夜不息,鸡鸭鱼肉轮番上阵,却发现孩子总说没胃口、上课打瞌睡。其实,比起大鱼大肉的“猛补”,科学搭配才是高考饮食的制胜关键。
5月28日,为确保高考学子的饮食健康,记者来到了哈密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永秀对高考学子的食谱做了精心研究。
早餐:活力充电站,拒绝“起床气” 一碗白粥配咸菜的“经典组合”看似清淡,实则无法提供足够能量。建议试试“鸡蛋+全麦面包+牛奶”的搭配:优质蛋白唤醒大脑,膳食纤维稳定血糖,让孩子一上午都充满活力。
午餐:营养均衡,拒绝油腻负担 不少家长认为“多吃肉才有力气学习”,但红烧肉、糖醋排骨等高油高糖菜品,反而会让孩子饭后昏昏欲睡。午餐应遵循“一荤一素一菌菇,半碗杂粮半碗饭”原则:鱼类补充DHA健脑,西蓝花提供维生素,香菇增强免疫力,杂粮饭比精米面更耐饿,学习效率自然翻倍。
晚餐:轻量易消化,睡个好觉 熬夜刷题后,孩子在睡前总会有强烈的饥饿感,但夜宵千万不能“放飞自我”。准备一小碗燕麦粥+少量坚果,燕麦富含褪黑素助眠,坚果补充微量元素;或者来一份酸奶+水果沙拉,促消化又能缓解压力。切记睡前2小时别进食,肠胃轻松,睡眠才能安稳。
特别提醒:
这些“雷区”别踩!
1.盲目吃保健品:深海鱼油、健脑口服液、人参、燕窝可能适得其反,天然食材才是最佳选择。
2.喝大量饮料:奶茶、咖啡、碳酸饮料会打乱作息,白开水+蜂蜜柠檬水才是“黄金搭档”。
3.突然换食谱:考前尝试新菜品易引发肠胃不适,熟悉的家常味道最安心。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体力与心态的持久战。吃得科学,才能稳住状态。”王永秀说,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体力与心态的持久战。吃得科学,才能稳住状态。愿每位考生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人生大考,金榜题名!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翠
实习生:王寒晓
编辑:薛敏
责编:刘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