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隐匿的“癌中之王”与防治之道

图片
图片

被忽视的

沉默杀手!

癌中之王:胰腺癌的那些事儿
健康科普篇
"

被忽视的沉默杀手: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因反复上腹隐痛、体重骤降就诊,初诊被误判为“慢性胃炎”,数月后因黄疸加重确诊胰腺癌晚期,从确诊到离世仅4个月。这种“确诊即晚期”的悲剧,正是胰腺癌的典型写照。胰腺癌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猛、预后极差,被称为“癌中之王”。国际影星帕特里克·斯威兹、《人鬼情未了》男主角,确诊胰腺癌后仅20个月便离世,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疾病的凶险性。

"
胰腺癌的发展信号
图片


早期诊断和脱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防止胰腺癌发病及降低胰腺癌危害的关键。胰腺癌发病隐匿但并非没有警示信号。易被忽视的症状: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乏力、脂肪泻(粪便油腻)、新发糖尿病等常常被误诊为胃炎、消化不良或代谢性疾病。另外,一些胰腺癌的典型症状也容易被误解。一黄一白藏在“误解”背后的健康警报。黄与白的危险信号:当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巩膜黄染)、小便浓茶色,同时大便却像白陶土一样发灰发白,医学上称为“一黄一白”。这是典型的梗阻性黄疸表现,意味着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逆流进血液引发黄疸。这些症状容易被当成“小问题”。张叔发现皮肤发黄,邻居说:“你这是肝炎吧,吃点护肝药!”他自行服药,却忽视了大便逐渐变白。直到腹痛难忍就医,才发现是胰头癌压迫胆管。李阿姨小便发黄,女儿劝她多喝水:“上火而已!”但几周后她排出白陶土样大便,检查确诊为胰腺癌。医生解释,胰腺肿瘤压迫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无法进入肠道,才会“一黄一白”。这些症状背后,可能潜藏致命疾病的可能,比你想的更严重。




防癌攻略请收好!
图片


普通人也能做到的“防癌攻略”:

1、生活做减法:给胰腺“减负”。戒烟戒酒,远离“毒兄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腐蚀”胰腺细胞,吸烟者患胰腺癌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以上。戒烟10年,风险下降约50%,戒烟20年风险可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当。酒精则像“腐蚀剂”,长期酗酒会增加胰腺炎风险,进而诱发癌变。

2、少吃“三高”食物,多吃彩虹餐。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如炸鸡、红肉、奶油蛋糕)会让胰腺超负荷工作,像“超载卡车”一样容易“爆缸”。建议多吃绿叶菜、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给胰腺“穿防护服”。

3、身体做加法:打造抗癌体质。控制体重,拒绝“游泳圈”。肥胖人群的胰腺就像泡在“油罐”里,脂肪堆积会诱发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每周运动3-5次(如快走、游泳),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之间。

4、管好慢性病,切断“导火索”。糖尿病:血糖长期超标会“毒害”胰腺细胞,II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查胰腺。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就像“小火慢炖”,要及时治疗(如低脂饮食+药物)。

5、检查做乘法:高危人群要警惕。直系亲属有胰腺癌病史,长期吸烟喝酒的“老烟枪”,十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到肝胆胰外科或消化内科检查: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如CA19-9)组合筛查。筛查异常后需要进一步升级检查。例如:增强CT可发现≥1cm肿瘤,准确率超90%。超声内镜(EUS)对微小肿瘤(<2cm)和淋巴结转移评估有特长。

6、心态做除法:卸下心理包袱。保持“佛系心态”,长期焦虑会降低免疫力,建议通过冥想、园艺等活动减压。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让胰腺细胞“夜间修复”。

胰腺癌虽然早期难发现、治疗难度大,但通过早筛查、戒烟酒、健康饮食(如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能有效降低风险。随着医学进步,精准治疗和新型药物(如靶向药)不断出现,未来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明显提升。


图片





编辑:王肖航

校对:孟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