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足口病,大部分家长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预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却并不清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有的家长想给孩子打,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或者什么时候打最合适?
EV71疫苗常被家长称作手足口病疫苗,有的家长认为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孩子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甚至有的接种医生为了方便解释,也会这样介绍。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至少,这么说是不全面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二者到底有什么联系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春夏季高发,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碍等,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 。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出现症状前数天,患者血液、鼻咽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已有病毒。因此,患者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
EV71、CV-A16等几种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性很强,尤其是幼托机构和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地方,容易爆发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可经粪-口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亦可感染;
患者打喷嚏、咳嗽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可造成传播。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主要措施是:
6月龄-5岁儿童(具体请参照厂家说明书),鼓励在12 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根据疫苗临床试验结果,EV71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局部红、肿胀、硬结、疼痛等,以轻度为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EV71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因此,接种EV71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EV71及其导致的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风险。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接触病毒的机会少,不如等到上幼儿园之前再接种疫苗,岂不是更好?其实,这是对其所预防疾病的一个误区。
有的宝宝只接种了一剂EV71疫苗,第二剂次推后了两、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家长担心会影响疫苗的效果。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适龄儿童接种两剂,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来源: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