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接诊多例!警惕粽子里的“隐形刺客”

端午佳节

吃粽子可是过节“标配”

红枣更是粽子界的“灵魂担当”

但要注意

红枣粽虽好吃

里头的枣核却可能惹出大麻烦


图片

▲图源:人民网科普


案例一 :枣核卡喉 手术脱险







5月28日,陕西榆林75岁的高奶奶食用红枣粽时不慎吞下枣核,顿感咽喉不适、吞咽梗阻,紧急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发现食管上段有异物,高奶奶被收治入院,经手术顺利脱险。


图片
图片

▲图源:榆林市中医医院


案例二 :刺穿小肠 生死一线







无独有偶,63岁的康阿姨近日因突发“刀绞般”剧烈腹痛,深夜被紧急送往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短短数小时内,她出现高热、腹肌强直等弥漫性腹膜炎症状。CT检查显示腹腔游离气体,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


家属回忆,当天上午康阿姨吃粽子时误吞两颗枣核。医生会诊判断枣核尖端已刺穿小肠,紧急手术取出异物。


图片

▲图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枣核两端尖锐,且无法被人体消化液分解,误吞后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存在致命风险。


“囫囵吞枣”有多危险?



枣核从入嘴那一刻开始就堪称“步步惊心”:


1、如果卡在咽喉,会引起咽部疼痛。


2、经过食管时可能卡在食管处或划伤食管,造成脓胸。因食管靠近主动脉,如果累及主动脉,可能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3、若进入胃部并穿破胃壁,会造成胃穿孔或出血。


图片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4、若卡在小肠会造成肠梗阻,或导致内容物(粪便、消化液等)流到腹腔诱发感染,出现腹痛、腹胀、发烧。如果贻误治疗,还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


5、小肠之后是大肠。虽然大肠管径较宽不易穿破,但枣核仍可能卡在直肠肛门处,引发局部剧烈疼痛。


枣核卡喉怎么办?



误吞枣核后,切勿采用喝醋、吞饭团、手抠等“土方法”,请牢记以下黄金急救四步法:


1、立即停止进食,保持直立姿势,避免弯腰挤压异物。


2、准确判断卡顿位置:


  • 气管:剧烈呛咳,声音嘶哑;


  • 食道:胸骨后闷痛,呕吐反射。


图片


3、分清部位后针对性处理


  • 气管卡顿(窒息风险)


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处置。


牢记“剪刀石头布”口诀


剪刀:两个手指并拢,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


石头:一手握拳,放在“剪刀”上方停住。


布:另一只手变成“布”包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针对肥胖者和孕妇,应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从患者腋窝下环抱其胸部,右手握拳置于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握紧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咳出。


  • 食道卡顿


保持冷静,禁止催吐,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尽快前往附近消化内科就医


  • 通过颈胸部CT检查以精准定位异物;


  • 接受急诊内镜食管内异物取出术以及进一步治疗。


端午吃粽子如何不“踩雷”?



市场上,常温粽、速冻粽琳琅满目,许多家庭也热衷于自制粽子。不过,你知道如何挑选健康安全的粽子吗?小编特别整理了一份端午节粽子选购与存放指南:


选购粽子有门道



  • 认准“正规军”:在超市、商店等正规场所购买,避开路边无证摊点。产品标签上应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


  • “颜值”要过关:不要购买包装袋破损、漏气或涨袋的粽子;粽子形状需完整,无露米和变形现象。粽叶颜色自然(蒸煮后发暗发黄),过度鲜绿的“返青粽叶”要警惕!


图片

▲图源:科普中国


存放粽子有讲究



  • 真空粽:未开封时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开封后若吃不完,可用保鲜膜裹紧放入冰箱冷藏,尽快食用且要彻底加热。


⚠️开封后的粽子,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需扔掉,夏季高温时缩短至1小时。若粽子发酸发臭,可能已滋生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误食会导致腹泻呕吐。


  • 速冻粽:直接放入冷冻层可保存3个月,食用前提前2小时取出置于冷藏室解冻,再用蒸锅加热15分钟。


  • 自制粽:自制粽子不含防腐剂,建议当天吃完。剩余需要放凉,待水分沥干后进行冷藏或冷冻,再次食用时应彻底加热。


图片

▲图源:科普中国




食用粽子时应细嚼慢咽

切勿“囫囵吞枣”

一旦发生

枣核或其他异物卡喉
应正确处置、及时就医
不要采取喝醋、吞饭团等危险操作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润婷

值周: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


图片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



十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气车辆排气污染物检测要求(上)


对于所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采用工况法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期间,如果发动机自动熄火进入纯电模式,导致无法获取发动机转速,纯电工作模式期间数据应记录为零(包括排放数据和转速),过量空气系数和转速数据不作为检测是否有效的判定依据。 


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排气污染物检测前,应确认车辆电量状态并切换至电量保持模式并尝试启动发动机工作。如果因车辆电量高,发动机无法启动时,应要求车主采用电量消耗模式在实际道路充分行驶或检验机构在底盘测功机上充分行驶放电至发动机启动后,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