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能源转型需优化价格机制,促进电网更多地调用绿色电力。
2.周小川建议借鉴国际经验,理顺绿色电力价格机制,将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纳入电力价格。
3.另一方面,周小川表示,转型金融不能只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觉悟,赔钱也得做,以支持传统碳密集型行业和高碳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4.为此,周小川提出将煤炭的灵活性改造与“容量电价”制度相结合,以确保投资的回报预期。
5.同时,周小川强调,通向净零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前进的,有排放但排放减少也会助力达成整体净零排放目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周小川还表示,在鼓励新能源、转型金融支持过程中,需要花更大的努力注意价格机制,同时配合价格机制增强排放计量、排放标准、排放透明度和可监督性
周小川还表示,在鼓励新能源、转型金融支持过程中,需要花更大的努力注意价格机制,同时配合价格机制增强排放计量、排放标准、排放透明度和可监督性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摄/康恺)
对于能源转型而言,一大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促进电网更多地调用绿色电力。所谓绿色电力,是指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中国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解振华。摄/康恺
周小川还表示,在鼓励新能源、转型金融支持过程中,需要花更大的努力注意价格机制,同时配合价格机制增强排放计量、排放标准、排放透明度和可监督性。
他还称,通向净零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前进的,不能说有排放都不投了。而是说,有排放但排放减少也会助力达成整体净零排放目标,对仍有排放的项目也需融资。
这一观点与他2024年6月的一场演讲相呼应。彼时,他称推动能源转型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除通过价格调节实现当期电力供求平衡、推动减排,还要考虑如何引导研发和投资,这当中涉及金融行业和投资界如何做出响应的问题。
“转型金融不能只要求金融机构提高觉悟,赔钱也得做。实际上,这是不可持续的,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金融系统不稳定。”周小川于3月28日的一场分论坛上说道。
从微观视角来看,周小川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当前的一大问题在于,金融业并不愿意贷款或者投资支持煤炭的灵活性改造。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在中国的发电量逐步上升,但仍存在间歇性发电不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仍需要煤炭等传统能源对新能源调峰。
“新能源发电是间歇的。在缺电时,煤电就可以补一点。不缺电时,煤电就可以少发一点或者停下来。”周小川称。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周小川建议,应将煤炭的灵活性改造与“容量电价”制度相结合。“容量电价”本质是计算一个均衡价格,如此一来便保证了投资的回报预期。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曾组织主要中央发电企业和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召开座谈会,研究交流金融支持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工作。此后,“三改联动”频繁出现在有关能源领域的工作部署中。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持续推动煤电“三改联动”和落后产能淘汰。
经改造后,煤电机组实现启停速度提升与最低发电负荷降至30%以下。由此,发电机器虽在运转,但其发电量比较小,起到对电网灵活性调节的补充性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提出,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该机制通过政府承诺的长期价格保障,确保灵活性改造的投资回报。传统煤电依赖电量收益,但转型后发电小时数可能降至数百小时,容量电价则以机组调峰能力为定价依据,将减排的社会效益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价值。
责编 | 要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