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香火龙飞舞祈福,非遗民俗闹端午

5月31日,韶关南雄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进景区”香火龙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开启。当天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舞(香火龙)》在历史悠久的珠玑古巷巡游,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共享非遗盛宴。古老的香火龙以灼灼光芒舞动千年古韵,让端午假期氤氲着韵味悠长的非遗味。

图片

当天晚上8时许,珠玑古巷百姓堂已是人声鼎沸、烟火绚烂。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两条通体闪耀着星光的香火龙腾空而出,于夜空下熠熠生辉。舞龙队伍矫健灵动,不断变幻出“双龙戏珠”“跳龙”“对龙”等精彩动作,场面蔚为壮观。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香火龙队伍从百姓堂出发,沿着祖居牌坊、祠堂一条街、珠玑古巷正大门徐徐前行,点点燃香流光溢彩,与古巷历史古韵交相辉映,缕缕香雾与欢呼声交织升腾,共同点亮了珠玑古巷端午之夜。

大家跟随巡游队伍走街串巷,沉浸在这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文化中,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舞龙队伍所经之处热闹非凡,村民和游客们跟随着火龙走街串巷,借此沾沾“龙气”的福气。

“300多年以前,就是在我们那里虫灾、水灾多,以前老人晚上做梦梦见有两条龙,就这样制作起来的,年轻人自己来制香,把香插到龙身上来舞龙,走到村庄带来吉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林说。

据悉,香火龙的龙身以稻草扎制,躯干有9节,并且还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9米,有“地久天长”之寓意,每条龙身上则要插1600到1800支特制的香。插香完毕后,舞龙队伍便舞动香火龙游街串巷,以示驱灾祈福之意。此次香火龙巡游进景区,不仅让千年古巷在非遗之光的映照下焕发蓬勃生机,也让更多人了解南雄非遗内涵。

图片

“香火龙”巡游表演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群众驻足观赏,也有不少群众通过手机、相机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古老的民俗,更有化身“推荐官”的游客,将浓郁的南雄非遗传播得更广、更远,进一步带动南雄文旅产业发展。

“今天很开心,带着我们的团队来到珠玑古巷参加非遗‘闹’端午活动,珠玑古巷是非常有历史的地方,而且很多的非遗也是需要我们后辈的传承。”南雄八方传媒公司合作伙伴刘炳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雄的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南雄,促进我们当地的旅游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文、图 | 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李思番 卢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