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5月28-31日,国际肝移植学会年会(ILTS2025)在新加坡召开。会上, 一项覆盖全球53个国家(2011-2023年)的肝移植研究揭示了肝移植病因的显著变化。该研究由全球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理事会牵头,联合多国医学机构共同完成,研究覆盖北美(2国)、南美(11国)、中东(2国)、欧洲(29国)和亚洲(9国)的肝移植数据。该项研究结果显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已成为全球肝移植增长最快的病因,尤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凸显了代谢性疾病对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亟需全球协作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应对日益加重的肝病负担。
研究背景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病因分布是反映区域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研究团队基于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观察站(GODT)数据及补充数据集,分析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酒精性肝病(ALD)四大病因的全球趋势,并纳入国家层面的肝癌(HCC)、肝硬化病因、医疗可及性指数(HAQ)等协变量进行建模分析。
研究方法
通过混合效应模型估算各病因占比,并利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预测2022-2023年肝癌和肝硬化病因分布。趋势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百分比变化率(APC)。数据来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协作组织及国际糖尿病联盟等权威机构。
核心发现
01 MASH成增长主力军
2011-2023年,全球肝移植总量从22,587例增至40,152例,其中MASH相关肝移植增长最为显著(P<0.001)。亚洲和中东地区增速最快,APC分别达11.39%和11.00%;北美、南美和欧洲增速相对较低,但仍有显著增长(APC分别为4.62%、3.97%和1.89%,P<0.001),见图1。
图1. 2011–2023年区域肝移植病因学趋势
02 区域差异显著
在32个MASH肝移植量≥10例的国家中,20国显示显著增长(图2)。印度、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增速最高(APC>10%),智利、墨西哥、捷克、土耳其、泰国、以色列、美国和巴西增速超4%。
图2. 2022年和2023年因MASH所致的肝移植
03 病毒性肝炎与酒精性肝病
HBV相关肝移植在亚洲和中东增长明显(APC分别为10.10%和10.45%,P<0.001);HCV相关肝移植在亚洲和中东亦呈上升趋势(APC为9.21%和9.80%,P<0.001)。ALD相关肝移植在亚洲、中东和北美增长显著(APC分别为11.04%、10.27%和4.94%,P<0.001)。
研究指出,尽管全球肝移植总量因所有病因而增加,但MASH相关肝移植的快速增长尤为突出,尤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这一趋势凸显了代谢性疾病对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亟需全球协作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加强MASH早期筛查、推广生活方式干预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应对日益加重的肝病负担。
肝移植自60年前首次在人体实施以来,已成为危及生命肝病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劈离式肝移植、无缺血肝移植等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扩大了供者池,还提高了肝移植的疗效和受者的生活质量。肝移植为更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然而,供肝短缺仍然是限制肝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危及生命的肝病患者并没有机会接受肝移植。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综述显示,尽管2020-2021年有100多个国家实施了至少一例肝移植,但肝移植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美国,黑种人、贫困人群、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贫乏人群和无医疗保险人群接受肝移植的机会较小。
随着人类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活习惯的转变,MASH的快速增长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了严峻挑战。作为一种由肥胖和糖尿病引起的复杂肝脏疾病,MASH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肝衰竭乃至肝癌。全球约有5%的成年人受到MASH的影响,这一数字在某些高风险群体中甚至更高。随着全球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激增,MASH也随之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此次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肝移植领域的最新趋势,也为未来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和MASH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面对MASH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医疗界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一方面,需要加强对MASH的预防和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手段来减缓疾病的进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肝移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肝移植的供给能力和疗效。
原文链接:Zobair M Younossi, James M Paik, Robert Wong, et al. A Global Profil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53 Countries (2011–2023). #ILTS2025_1.04_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