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高薇薇 郭俊
老杨(化名)是一名帕金森病患者,一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浙江医院就诊,双手在静息状态下不停颤抖,连水杯都难以稳稳握住。
“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可以尝试绘画训练以改善手部控制能力。”浙江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小利鼓励他积极面对疾病。
没想到,这看似平常的康复建议,竟改写了老杨人生的轨迹。
起初,老杨的绘画之路满是荆棘。画纸上总是布满歪歪扭扭的线条。
“就说画一朵小花吧,我能画出七八个花瓣。”老杨笑着忆起往昔。
但这位坚毅的“绘画追梦者”从未言弃。家里开辟出画室,儿子帮忙购买教材,每天雷打不动地练习,在起笔、运笔、收笔的无数次重复中,与颤抖的双手顽强较量。
从最基础的直线、圆圈练起,到能临摹简单静物,寒来暑往,历经一年多不懈训练,老杨的画作令人赞叹。
曾经颤抖不已的手,如今能在画纸间自如穿梭,绘就栩栩如生的山水,勾勒娇艳欲滴的花朵。凭借画笔,老杨驱散帕金森病笼罩的阴霾,重新握住生活的方向盘。
刘小利呼吁更多帕金森患者勇敢尝试,并推荐其余不同的“艺术疗法”。
跳舞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帕金森病的发病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明显减少有关,而在日常康复训练中,跳舞可以缓解其症状。
一方面,舞蹈能帮助维持“快乐激素”多巴胺的平衡,缓解帕金森病相关症状,改善情绪;另一方面,它能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增强柔韧性,让失调的身体平衡得以修正。
刘小利建议,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走出家门,与病友或亲友跳起舞来。舞蹈要有节奏感和娱乐性,能让人乐在其中,坚持下去。舞曲以动作轻柔、不太激烈的为好,以免跌倒。不会跳舞的患者不妨加入小区、公园的广场舞团,有样学样,不求跳得多好,只要迈开舞步,让身体动起来。刘小利提醒,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做一些精细手工活,如十字绣、织毛衣等,能很好地锻炼手部协调能力,但要避免扎伤。
图源:视觉中国
音乐可以改善帕金森步态。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音乐和节奏,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帕金森患者所欠缺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神经递质),调节患者的步态、行为、动作,强化他们的沟通和认知能力。
除了运动技能外,音乐治疗还可以缓解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症状,比如焦虑、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
刘小利建议患者的家人或护理人员将患者喜欢的音乐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歌单,一些宁静、轻松的音乐甚至还可以当作助眠神器。
慢跑有助于纠正发音障碍,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坚持慢跑可防止肌肉萎缩,激活僵硬少动的骨骼肌群,并有助于纠正患者音量小、声音低沉等发音障碍。
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至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
通过写作来改变消极情绪 帕金森患者中,约35%的人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且有较大的抑郁症倾向。这些消沉情绪会让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
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艺术疗法可以帮助帕金森病患者有效管理情绪问题。其中,文字表达对发泄愤怒、恐惧、担忧、孤独等负面情绪有很大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