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人才基地迎来锦标赛 “羽球小将”端午挥拍

清脆的击球声、球鞋摩擦地板的声响、稚嫩而充满力量的呐喊、场边来自队友的加油声……5月31日,这个端午假期,重庆高新区的青少年们除了粽香龙舟,还选择了另一种“火热”过节方式——参加2025年重庆高新区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

据悉,本次比赛由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主办,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承办,重庆高新区羽毛球协会协办。比赛从5月31日开始,将持续至6月2日,采用15分金球制,其他原则上采用中国羽协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

图片

活动现场(邹巧 摄)

比赛中,来自高新区各中小学的26支队伍、260余名朝气蓬勃的“羽球小将”齐聚赛场,挥洒汗水。轻盈跳跃的网前小球、迅猛凌厉的后场扣杀,配合默契的双打战术,选手们脚步灵活、动作标准,在方寸球场上你来我往,攻防转换间尽显专业架势。

图片

看台观众认真观看比赛(邹巧 摄)

这次比赛不仅是小运动员们的竞技舞台,更是重庆高新区羽毛球协会与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联合申报并获评“重庆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羽毛球项目)”后的首次“实战大考”。“重庆高新区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已连续举办两届了,但这次比赛是我们成立后备人才基地后承办的首场大型区域性青少年赛事,能够感受到参赛选手的水平一年比一年好。”重庆高新区羽毛球协会主席张焰介绍道。

张焰指出,市级基地的落户是高新区羽毛球协会与巴蜀科学城中学“体教融合”结出的硕果。它意味着这里拥有了为重庆乃至更高层级羽毛球队系统化培养、输送“好苗子”的官方认证平台。

如何发挥“羽球苗圃”在推广竞技羽毛球、发掘与输送苗子方面的核心职能?本次赛事中,最小仅四岁的小选手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包括往返跑、双摇跳绳、低重心跑等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更在正手发高球、正反手颠球、定位半场直线挑球等羽毛球专项技能测试中展现热情与潜力。

图片

小选手们积极参与测试(邹巧 摄)

“我从五岁就开始练球参赛就是为了变得更强。”大学城树人小学七岁的陈奎憬道出了小选手们的心声。该校带队教练田老师介绍,学校坚持“因材施训”,每学期都根据学生实际动态调整教案,系统性培养羽毛球技能。

“苗圃的根基在于点燃兴趣,让孩子早接触、早培养。”张焰同时透露,高新区即将启动区队选拔,本次赛事优胜者将是重要人才来源。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表示,“我们将以基地为依托,以赛事为抓手,持续优化选材、育才、输送链条,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羽毛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孵化地。”(邹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