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灵活就业者,在选择缴纳社保的过程中,那么它确实是可以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而且这个缴费档次是可以自由的变更。一般情况下,根据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是可以任意的来选择,如果说经济条件允许,那么适当的可以提高相应的缴费档次,这对于个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毕竟将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
但是绝大多数灵活就业者,他的经济条件可能会一般,这也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相对就是一个最低标准,那么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每个月究竟能够领取到多少钱的养老金呢?我们要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条件,来最终判断出自己的养老金有多少钱?
第1个条件,累计缴费年限
我们仅仅只提到了缴费档次,按照最低标准60%来参保,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条件要注意就是缴费年限,不同的累积缴费年限对应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是有所不同的,从2025年到2029年,这5年退休的人原则上还是能够按照15年来参保,但如果说你到2030年以后退休,那么就要以每年提高6个月的方式,不断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一直到2039年会达到2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
所以说作为我们退休人员来讲,灵活就业者也跟自己的缴费年限相挂钩,如果你适当的能够提高自己的缴费年限,将来的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也是会更高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这个延迟退休的年龄,同时也要考虑退休时间,因为不同的退休时间,可能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也是有所不同的。
第2个条件,选择弹性退休的年龄
2025年起延迟退休制度正式实施,但同时弹性退休制度也一定实施。作为灵活就业者,也是可以选择弹性退休。我们既能够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也能够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总而言之,如果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对应的累计缴费年限将会变得更短一些,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肯定会受到影响,也就是会更少。
但如果说你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跟所在工作单位协商一致以后,才能够去申请办理延迟退休,但由于灵活就业者,他可能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所以说也并不需要协商一致,只需要向所在的社保经办部门去申办就。可以延迟退休,但是作为灵活就业者来讲,延迟退休似乎并没有好处,所以大部分人应该是不会这样选择的,所以选择正常退休和弹性,提前退休是比较常见的。而选择不同的弹性退休,它也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待遇。
第3个条件,养老金计算基数的不同
这个养老金的计算基数,主要取决于你的退休所在地。除了这个退休所在地以外,还要取决于你的退休时间。因为每一年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它实际上都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因素下,也就充分说明养老金计算基数会发生变化,如果说计算基数越高,那么你今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
而这个退休地区也是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一线城市或者说新一线城市退休。这样的城市,往往它的养老金计算基数相对来说就会更高一些,所获得的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反之,如果说你在四线城市或者五线城市退休,那么计算基数相对就会更低一些,所以说养老金也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
作为一名灵活就业者,在选择参加社保的过程中,虽然说它是属于自主自愿的原则。但我们想要在今后退休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务必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累计缴费年限,提高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尤其是能够享受社保补贴,这5年的时间一定要提高到100%的平均缴费指数,对个人来说才是最合理的。因为享受到社保补贴的待遇也会更高,同时自己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才是会更高的。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不妨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方便大家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