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在五月初五殁于江,留下“故乡”一词,成为汉语中深沉动情的词。
2.无论屈原还是卡夫卡,失去故乡都是心痛之事,故乡意味着母语、记忆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3.由于全球一体化时代,母语成为最后的故乡,故乡赋予人们最根本的存在感。
4.然而,现代人往往失去故乡,成为举目无亲之人,无法实现基于空间的亲近、关怀和仁爱。
5.故乡意味着存在的确认,衣锦还乡如果没有乡,衣锦只是虚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长江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屈原祠旧照。 视觉中国/图
公元前278年,据说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殁于江。
屈原殁前唱道:“去终古之所居”“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这令他痛不欲生。
“要有光,就有了光”。伟大的诗人具有神一般的命名能力,“故乡”一词约两千三百多年前被屈原说出。
在汉语中,故乡是一个深沉动情的词。
屈原已殁,故乡一词穿越时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语言道法自然,道法“生生之谓易”,于是超越物役,穿越时间。
屈原因为文明贡献了“故乡”一词而不朽。“离骚”这种宗教般的召唤生生不息,即使在我们世纪盛行的是“生活在别处”,中国籍的人们还是要在世界各地,在五月的这天在门头上挂一把菖蒲,彼此问候:“你老家在哪里?”这种问候比“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追问更为重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对于屈原来说这是最根本的悲剧。政治上的失意倒还在其次,甚至无足挂齿。刻骨铭心的是“去故乡而就远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曾经令杜甫“漫卷史诗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人贺知章回到故乡:“乡音无改鬓毛衰”。他在乎的是“乡音无改”。
卡夫卡说:“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副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虽然根已经被拔去,但人们还在谈论故乡。
无论屈原还是卡夫卡,失去故乡都是心痛之事。
故乡意味着母语、记忆。
故乡意味着人与世界的那种最本真的、最干净的、开始的、原初的关系。
卡夫卡的现代性正在于某种对“工业化”导致的异化、遗忘的怀疑和迷惘,他的教育是支持启蒙的。卡夫卡失去的东西,马克思早有预见:“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马克思讲的就是故乡。
全球一体化时代,母语就是最后的故乡。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个道不仅是政治之道,更是生命之道,它重要到这种程度,不行,生命就像漂浮于大海上,失去根基,危机四伏。孔子之道来自故乡,而非别处,这一点往往被释者忽略。“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故乡赋予人们最根本的存在感。“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言是母语之言。人类精神世界因此敞开、扎根、开化、升华、深邃。记忆之源自此打开,文章出世,温故知新成为可能,涌出那种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东西。
《追忆逝水年华》,普鲁斯特是母语的伟大守护者。杜甫、苏轼、曹雪芹都是。
仅在于守护着“玛德琳蛋糕”“扇贝状的小蛋糕,其坚硬的贝褶下是感官的盛宴。”(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或者“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曹雪芹《红楼梦》)
只有故乡知道你是谁。当尤利西斯九死一生回到故乡。“牧猪人紧紧抱住神样的俄底修斯(尤利西斯),热切亲吻,似乎他正逃脱死的逼难。他放声嚎哭,开口说道,用长了翅膀的话语:‘你回来了,尤利西斯,像一缕明媚的光线。’”
在荷马这里,在路上意味着朝着死亡,归乡则是回到生命。“牧猪人端出盆盘,放在他们面前,装着烧烤的猪肉,上回不曾吃完,剩留的食餐,迅速拿出面包,满堆在篮里,调出美酒,蜜一样醇甜,在一只象牙的缸碗,下坐在神一样的俄底修斯对面。”
没有故乡,人类不会发生文明。只有动物世界才永远在路上,哪儿有吃的上哪儿去,居无定所。
每个人都难逃“去终古之所居”的命运,因为“去终古之所居”乃为人类的欲望驱使。
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至也,近也。”
失去了故乡,就失去了乡亲。现代人其实是一群举目无亲之人。
当马尔库塞所谓的“陌生人社会”到来,人们会发现这不过是故乡的失去,人和人再也无法实现基于空间的亲近,关怀,仁爱。“他人就是陷阱”(萨特),好听点,不过是合同、契约。作为孤独的个人,当灾难到来只有孤军奋战,好自为之。
曾经在我的老家听到一个故事:我的一位叔叔,突殁之际还很年轻。没有备寿材。祖母将自己备的柚木板先给他,将他的青春激昂之躯放进那古老的安静小房间,挨着曾祖父。
故乡意味着存在的确认。衣锦还乡,如果没有乡,衣锦只是虚无。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