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漂亮!”“好期待在这里观看比赛!”近日,应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邀请,来自五大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华文媒体负责人、资深记者和编辑,走进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参观走访,并采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十五运会赛事筹备情况。
有记者现场感叹,天河体育中心不仅先进专业,而且还很亲民,运动员在这里能更好地投入比赛、享受比赛,居民平时在这里运动,也是幸福感满满。
记者连翻赞叹,期待现场观赛
“环场跑道很新,色彩很鲜艳!”一众华文媒体记者在步入天河体育中心的入口后,立即被蔚蓝色的环场跑道所吸引。“在跑道上跑步,感觉肯定不错。”记者们迫不及待走进跑道“体验”一番,还有记者指着天河体育中心周边的高楼大厦说:“在这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沿着跑道感受城市风光。”
华文媒体负责人、资深记者和编辑走访天河体育中心
记者们的感受,验证了天河体育中心环场跑道的“来头”并不简单。“天河体育中心全新改造的1000米室外环场跑道,是按国际田联认证的四星级跑道标准升级,对很多跑步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锻炼场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天河体育中心在这次升级改造中,采取局部翻新的方式,建筑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空间优化上主要体现于功能完善和景观提升,“经过翻新的天河体育中心,如今已经成为集专业竞技、市民健身、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运动新地标。”
天河体育中心让记者们耳目一新
在迈入天河体育中心的中心草地大球场时,眼前靓丽又动感的场地面貌,不仅让记者们耳目一新,更留下深刻印象。平整如毯的草坪,给人自然舒适的感觉,环绕四周的看台坐席通过色彩方格的深浅渐变,营造出木棉花绽放时娇嫩欲滴的色彩变幻。
记者们边走边看,发出连连赞叹“好漂亮!”记者带着各种摄影器材和航拍机,全方位拍摄场馆的美景。来自葡萄牙的《葡新报》记者说,运动员能在如此一流的比赛场馆进行比赛,将有助于高水平发挥,也可以尽情享受比赛。“我也很期待在十五运会期间来到天河体育中心观看比赛,感受场馆的先进和舒适,也为运动员们加油打气!”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向现场记者介绍情况
“1987年,天河体育中心作为第六届全运会主场馆诞生,见证了36年来天河区和整个广州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无数广州市民的集体记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向现场记者介绍说,天河体育中心作为广州市民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主赛道,在迎接十五运会前夕,开启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今年11月-12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广州举行,天河体育中心将承担重大活动任务和部分体育赛事,而改造一新的天河体育中心也已经在5月10-11日迎来了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站的比赛,这座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体育地标再次迎来绚丽绽放。
记者们在天河体育中心大球场草地合影
朱小燚还介绍道,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是粤港澳协同办赛的缩影:“我们正在推动30个场馆与17个精致街区联动升级,赛后这些空间将转化为全民健身公园和城市文旅地标,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临近,天河体育中心将以全新面貌,成为广州更新的标杆,更多赛事与文化活动将在此轮番上演,书写大湾区“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新篇章。
华文媒体记者心声:
(印尼)国际日报:作为国际媒体人,我走了66个国家,可谓见多识广,但,今天参观天体,还是给我很大的冲击,很震撼,总的来说:
第一,用英文说一句:surprise!
这么大的场景,竟然不用大拆大建,不扰民,2万多个席位,可以建得这么好,这令人太surprise。说明我们的政府把工作做到位,事无巨细,做到人性化,才有这样好的结果。
第二,自豪。
有句话说:在奥运上拿到冠军的,不一定能够拿到全运会的冠军。这给我的感悟是:中国人才鼎盛,这是一个大国软实力的体现。
(葡萄牙)葡新报:作为广州人,出国多年,今天第一次踏入天河体育中心,很震撼。粤港澳联动举办的中国十五届全运会百天倒计时开始了,我想运动会一定会成功,在运动史上再创辉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丽平、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