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民企开始密集拿地
近期,成都、长沙、福州等地多宗住宅用地出让中,民营房企频频现身。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5月27日,经过24轮激烈竞价后,永州市嘉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信地产”)旗下公司以8.68亿元竞得长沙市洋湖片区一宗地块,溢价率达23%。据悉,嘉信地产拿下该地块后即举行了开工仪式。
1个多月前,嘉信地产刚以11.66亿元摘得长沙市洋湖片区一宗地块。不到两个月,嘉信地产已连拿两宗热门地块,共豪掷20.34亿元。
5月23日,成都出让三宗宅地,全部由民营房企竞得。其中1宗地块的竞得者成都嘉禾兴地产,两个月时间已在成都拿下3宗优质地块。
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土地市场涌现出一批“实力新锐”中小型民企,如四川邦泰集团、伟星房产、宁波江山万里、湖南运达地产等,今年新的面孔仍在涌现。
点评:这两年,深耕区域的中小民企蓄势待发,积极寻求扩大布局的机会。
越来越多民企杀回土地市场,给行业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激活了土地市场的竞争,后续会带来更多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也在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市场分化和竞争压力还在,民企仍需保持谨慎。希望政府能够持续优化政策,为行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戳这里,了解24小时在线的AI销售员
融创有望成为第一家
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5月26日,融创中国披露境外债重组进展。
公告显示,该公司发行的境外美元票据、可转换债券及强制可转换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约82%的持有人已递交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函件。
整体而言,现有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64%的持有人已递交加入,若干债权人正在履行必要程序以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有债务重组专家表示,考虑到其他正在履行签署支持协议内部流程的债权人数量,预计到基础同意费截止日的同意率会更高,重组方案通过几乎没有悬念,也将帮助融创中国成为第一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点评:这几年,融创一直在积极自救,若此次境外债重组能成功完成,将为行业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例,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融创“全额债权转股权”的模式,或许能推动更多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的债务重组路径,加速行业出清与整合。祝融创成功!
万科危急关头,王石准备复出?
曾经的行业“三好生”万科,眼下危机四伏。近日,其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话,被业内解读为其“复出”的信号:
“在外界看来,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我认可:万科是我创建的、制度是我建立的、团队是我培养的、接班人是我选择的。岂能推卸对万科应尽的责任呢?!
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万科合作伙伴/13万员工的福祉而尽所能。”
点评:王石和万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地产行业情怀的象征。如今万科有难,王石发声不难理解。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创始人回归的价值,或许不在台前决策,也不在短期“救火”,而在为企业进行“基因系统”的修复。
王石究竟能够提供哪些助力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
5月26日,“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话题冲上热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太盟(珠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五家机构联合收购北京银河万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48家公司股权案获批。
该交易涉及北京、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及榆林、乐山等三、四线城市共计48座万达广场项目。
本次交易前,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单独控制目标公司。交易后,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与阳光人寿将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合营企业将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
点评:万达再卖48座商城,能够缓解债务压力。毕竟当下其短期借款激增,此次回笼资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这个举动也契合了万达轻资产转型战略的目标,剥离重资产,聚焦运营管理。从行业看,商业地产面临挑战,万达借此机会优化资产。而且,接盘方实力也很强,未来有望为项目注入新活力,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百强房企总土储货值已连续四年“缩水”
CRIC披露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TOP100房企土储总量收缩明显:
总土储货值25.17万亿元,同比下降13%;总土储建面15.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
具体到房企来看,百强房企中有96家房企总土储货值下降,降幅超过20%的房企数量占比达到15%。
不过,由于房企销售降幅大于土储总量收缩的速度,房企仍然面临较大的存货去化压力。百强房企截至2024年末的土储货值去化周期加权值以6.93年创历史新高。货值规模在1000亿至3000亿房企的去化周期高达9.01年。戳这里,了解24小时在线的AI销售员
△2024年中国房企总土储货值排行榜TOP10,来源:克而瑞
点评:过往,房企习惯了跑马圈地。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大规模囤地的弊端全面爆发,高库存积压资金,土地资产贬值风险大增。
房企向“小体量、健康存货储备”转变,更看重项目周转速度与现金流安全。这是行业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
在库存的压力下,如何提升去化率变得更加关键。
贝好家再次拿地
C2M模式首次落地佛山
去年7月底以来,贝好家在西安、成都、上海、杭州和长沙五个城市获取6宗地块,合计面积约为7.88万平方米,成交价约为31.58亿元。
继上次进入长沙市场后,最近又携手绿城进军佛山市场。
5月27日,绿城中国与贝好家合作,成功竞得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西路南侧、金城街西侧地块。
据了解,此地块由绿城中国与贝好家宣布采取股权合作模式进行联合开发,绿城中国主要负责地块的综合开发运营;贝好家主要负责以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从消费者到制造者)为核心理念,为项目提供精准的产品定位方案。
点评:自成立贝好家这一数据驱动型住宅开发服务平台起,贝壳就踏上了从房产中介巨头向开发商转型的探索之路。
这种“以需定建”模式直击产品与需求脱节痛点。此次与绿城的合作,更是优势互补效应明显。贝壳能否重塑房地产开发逻辑?欢迎留言讨论。
海南颁发新政,支持城市更新
最近,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这也意味着,海南各地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将有更明确、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和保障。
该政策措施一共五大类20条:从增强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土地供给保障,到创新项目监管模式、强化资金多渠道保障等,形成一条完整的城市更新行动的“保障体系”;具体到每条政策措施,还包括容积率的奖补、地下空间的利用,以及“边角地”“夹心地”等零星地块的供地方式等。
点评:前段时间,中央表示现阶段城市更新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取得重要进展。
为此,各地陆续建立健全城市更新的各项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海南就针对过去城市更新在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卡点问题,发布了新的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地,不仅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还能拉动投资、助力经济增长,把海南自贸港建设得更加美好。
上海一处法拍房
超50万/平方米成交
5月27日,上海一处法拍房资产经过19轮竞价被拍出,成交总价2.7亿元,成交单价高达50.46万元/平方米,溢价率约8%。据悉,该法拍房为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两栋花园洋房。
CRIC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典型城市法拍房成交率整体下行,不及2024年同期,2025年4月典型城市法拍房成交1244套,环比下降61%,同比下降71%,创2024年以来月度新低。
点评:这一高价成交案例和典型城市法拍房成交率整体下行的现状,反映出目前房地产市场需求,正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普通住宅折价率下行,市场认知趋于理性,而核心稀缺资产仍是高净值群体和投资机构追逐的焦点。
信息来源:观点、中国房地产报、丁祖昱评楼市、克而瑞等。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