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彩缕碧筠粽 烟火气里的“端午记忆”

央广网成都5月31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 王颖)端午佳节,粽香飘飘。在成都,有着40多年历史的马鞍路粽子一条街再次迎来客流高峰,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为节日里最具烟火气的风景线。

图片

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走进马鞍路,浓郁的粽香扑面而来,沿街商铺里,各式各样的粽子摆满货架。传统的咸蛋黄鲜肉粽、豆沙粽,创新的水果粽、藤椒牛肉粽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顾客们穿梭在摊位间,精心挑选心仪的粽子,不少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这条人气旺盛的“粽子一条街”,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马鞍路一些退休的婆婆为贴补家用,在家门口支起小摊包粽子售卖。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商家汇聚的传统。历经岁月积淀,如今的马鞍路已成为端午时节成都的一大特色地标,承载着无数市民的节日记忆。

图片

市民们正在挑选购买粽子(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每年端午我都来这儿买粽子,闻着这粽香,才有过节的感觉!”正在挑选粽子的市民笑着告诉记者。除了本地居民,不少摄影爱好者也专程来到这里,用镜头记录这条老街巷在端午时节的独特魅力,定格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图片

商户们正在包粽子(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从退休婆婆的小摊位,到如今声名远扬的特色街区,马鞍路“粽子一条街”不仅是成都人舌尖上的端午印记,更是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持续传递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与城市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