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播官”入选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名单,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申报的《海外传播官:外籍力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南实践探索》入选体制机制创新类案例。这是继“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入选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媒体+文旅融合 打造‘三村’品牌”入选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之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申报的案例连续3年入选该案例评选名单。


图片

《海外传播官:外籍力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南实践探索》海报。


图片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外传播官、俄语主持人芭莲娜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在俄罗斯喀山分享她的中国故事、海南故事。


“海外传播官”是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创新打造一支外籍传播队伍,由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马来西亚、韩国等全球五大洲50多个国家的知华友华人士组成,他们的身份包括经济学者、智库专家、企业家、作家、摄影师、自媒体博主、网络意见领袖、主持人、音乐人、演员、医生、留学生、外籍教师等。他们中有无偿捐献稀有血型、救助中国病患而被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国家领导人赞誉的“熊猫侠”鲁斯兰;有深耕海南十余年,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场合为海南代言的芭莲娜;有以短视频的形式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分享海南美食、美景、文化以及海南人日常生活而广受国内外网友关注的自媒体博主“拖米阿叔”;还有靠长期在“脸书”平台发帖而吸引斯洛伐克广播电视台关注、并派人来华专程制作海南旅游节目的简·克雷克斯;有在超级台风“摩羯”灾害后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的英国籍翻译专家杨龙贤、南非籍主持人劳拉、德国籍自媒体博主罗伯特等。


图片

加拿大知名自媒体博主杰里德拜访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并被受聘成为“海外传播官”。


图片

海外传播官妮拉(左,俄罗斯)、托米(中,美国)、劳拉(右,南非)在录制《遇见自贸港》MV。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通过吸纳外籍人士深度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传播工作,凭借其文化桥梁属性与全球化视角,尝试破解传统国际传播的单向输出困境,探索开辟跨文化叙事新路径。“海外传播官”以“局内人”的参与体验和“局外人”的客观视角,以文化体验引领者、营商环境推广者、城市发展记录者的身份,通过公益实践、媒体传播、创业故事等多维度,构建起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立体叙事体系。这种“以人带事、以情动人”的传播模式,让中国故事、海南故事更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同时在双向互动中也深化了彼此的文化认同。


图片

海外传播官、外籍主持人劳拉采访外国嘉宾。


图片

海外传播官阿妮(亚美尼亚籍)和外籍主持人劳拉在沟通策划元宵节目。


图片

海外传播官、法国摄影师吉米在构思节目制作。


据悉,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开展了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征集工作。经评审,共遴选出60个创新发展案例,其中全媒体传播建设类14个,内容供给创新类19个,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类14个,数字技术应用类8个,体制机制创新类5个。这些创新发展案例反映了我国报业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和系统性变革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图片

《海外传播官:外籍力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海南实践探索》入选体制机制创新类案例。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林芷羽 周凡妮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史雅洁

值班主任:楚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