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5月31日报道,发明堕胎药的法国科学家逝世,享年98岁。埃蒂安-埃米尔·博利厄协助开发了口服药物RU-486,即米非司酮,该药为全球数百万女性提供了安全且廉价的手术堕胎替代方案。博利厄医生的遗孀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他于周五在巴黎的家中去世。
西蒙娜·哈拉里·博利厄说:“他的研究以通过科学推动进步、致力于女性自由以及让每个人过上更好、更长寿的生活为指导。”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博利厄医生为“勇气的灯塔”和“进步的思想家,让女性赢得了自由”。
他在X平台上发帖称:“很少有法国人能像他这样改变世界。”法国性别平等部长奥罗尔·贝尔热也在X平台上发帖表示,博利厄医生“一生都以一个要求为指导:人类尊严”。
博利厄医生1926年12月12日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原名埃蒂安·布鲁姆。15岁时,他为了加入反对纳粹占领的法国抵抗运动而改了名字。毕业后,他前往美国,与避孕药之父格雷戈里·平卡斯医生共事。平卡斯医生建议他专注于性激素研究。
回到法国后,博利厄医生设计了一种方法来阻断孕激素的作用——孕激素对受精后卵子在子宫内着床至关重要。尽管堕胎药在10年内就开发出来了,但博利厄医生却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推动国际政府批准这种药物,尽管他面临着堕胎反对者的激烈批评,有时甚至受到威胁。
1988年,该药获准销售,在欧洲和美国都引发了强烈反对,时至今日,它仍是支持堕胎和反对堕胎的活动家之间的争议点。
虽然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这种药物,但在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米非司酮的使用仍受到严格监管或限制。近年来,一些反对堕胎的活动家还宣称堕胎药物(被称为“化学堕胎”)无效且危险,尽管医学权威机构一直表示其使用是安全的。
自2000年获批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称,与米非司酮相关的死亡病例共有26例,即每10万例药物堕胎中约有0.65例死亡。相比之下,习惯性使用阿司匹林相关的死亡率约为每10万名阿司匹林使用者中有15.3例死亡。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米非司酮列入其基本药物清单。2023年,怀俄明州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堕胎药的州,博利厄医生指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增加“女性的自由”,并补充说,这样的禁令是错误的一步。
他最近的研究包括试图找到一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以及一种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方法。
2023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授予博利厄医生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并表示:“你,一个犹太人和抵抗运动成员,遭受了最恶毒的侮辱,被比作纳粹科学家。但出于对自由和科学的热爱,你坚守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