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送金钥匙,马斯克顶黑眼圈:这场53分钟椭圆办公室告别不一般

图片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埃隆·马斯克之间的“兄弟情谊”迎来了新篇章。这位世界首富一边夸赞特朗普对办公室的装饰,一边顶着黑眼圈,特朗普送了他一把金钥匙,却未正式承认他要离开。

“埃隆是真不想走。我感觉他会来来回回。他就像我的孩子,我觉得他会干不少大事。”特朗普说道。

这已经不是两人第一次刻意回避马斯克最终要离开的话题了——尽管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他作为“特别政府雇员”的130天任期已经结束,并且在这期间,他可是能直接与这位全球最有权势的人对话。

“你能想象他们叫他‘员工’吗?”特朗普琢磨着他这位“铁哥们”那模糊不清的官僚身份,正是这个身份让马斯克得以避开大规模的公开文件披露。

特朗普时常会怀念这位南非出生的亿万富翁。马斯克陪他参加竞选活动,还为竞选投入了巨额资金,结果成了海湖庄园的常客,同时在他备受争议的政府效率部大显身手。

“等我们宣布那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浪费、欺诈和滥用情况时,可别忘了你。”特朗普说道。

图片

随后,特朗普送了马斯克一把金钥匙。“他们给了他一些特别的东西,我们这儿独有的,非常特别——我要把它送给特别的人。我已经把它送给过一些人,但这次是送给特别中的特别,我打算把它当作我们国家的一份见面礼送给埃隆。谢谢你,埃隆。照顾好自己。”特朗普说。

“这可不是政府效率部的结束,而是真正的开端。”马斯克说道,听起来就像是一位即将退休的高管——尽管他马上就要回去掌舵他的特斯拉和SpaceX公司了。

马斯克用宗教做比喻,夸赞他手下的年轻工程师团队。在一场活动中,特朗普反复提及马斯克遭受的“明枪暗箭”和其他不公待遇。

“我把这比作一种佛教信仰,就像一种生活方式。”马斯克说道。

椭圆办公室里可不只有那把金钥匙在闪耀。马斯克在发言时,还奇怪地夸赞起总统的装饰技巧。

“顺便说一句,这不是很不可思议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是说,这太惊艳了。我觉得椭圆形办公室——总统把它重新装修了一番,真漂亮。我喜欢天花板上的金色装饰。”这位在推动特朗普“又大又美”法案后遭到抵制的支出削减者说道。

图片

“这办公室存在很久了。”特朗普插话道,“以前是石膏装饰,没人真正留意过。他们不知道上面画着老鹰。我们强调这本质上是个标志性建筑,伟大的标志性建筑。是24克拉的黄金,大家都喜欢。现在人们一进来就能看到,这挺好的。”他谈到镀金设计时说道。

当被问到相关问题时,马斯克坚持他会兑现削减1万亿美元支出的承诺——尽管政府效率部目前在其网站上仅列出了1750亿美元的取消合同,此前法案删除了多项关于削减支出的指控。

马斯克说:“我们确实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达到1万亿美元。

特朗普也接受了这个更长的时间框架——但表示他会一直记着马斯克。

“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等找到埃隆的时候,都得记着,但数字可能会翻倍甚至更多,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不想贸然行动,得确定好了才行,不过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愚蠢又糟糕的事情。”特朗普说。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当时也在房间里,他之前和马斯克发生过激烈冲突,最后还离职了。还有凯蒂·米勒,她是特朗普高级助手斯蒂芬·米勒的妻子,她正打算跟着马斯克重回私营部门。

图片

特朗普表示,裁员会是“精准手术”,尽管马斯克本人在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戴着太阳镜的CPAC露面时,可是挥舞着链锯的。

在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人提起《纽约时报》的一篇重磅报道,该报道称马斯克在2024年竞选活动中经常吸毒。

“《纽约时报》?就是那个因为‘通俄门’虚假报道获得普利策奖的出版物吗?是同一家吗?我觉得是。”马斯克说道——他这是用特朗普最喜欢的“执念”之一来为自己开脱。

就像他在国情咨文里做的那样,特朗普列出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认为浪费的项目清单,还再次提到了跨性别小鼠(这其实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大脑性别差异的研究)。

“4.5 亿美元花在缅甸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奖学金上。在缅甸,有人知道缅甸吗?”特朗普问道。

很少有人讨论政府效率部给政府机构带来的巨大破坏,基本上取消了美国的国际援助,还削减了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到国家科学基金会,甚至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等机构的员工(不过这些削减很快就被撤销了)。

图片

这么做值得吗?“我们基本上成了政府效率部的‘替罪羊’,任何地方的任何削减都被算到了政府效率部头上。”马斯克回应道。

直到活动开始 42 分钟后,一名记者才有机会问马斯克脸上黑眼圈是怎么回事这个紧迫问题。这位世界首富之前就提到过他的“小伤”,当时他穿着“狗狗币教父”T 恤和夹克,黑眼圈在他黑色棒球帽下若隐若现。

“我就是和小 X 在一块儿玩,我说,‘来,打我脸。’他真打了。”马斯克解释道。

“是 X 干的?”特朗普想确认一下。但特朗普声称,他这位还想继续当“朋友和顾问”的人的黑眼圈,他根本没注意到。“其实我没注意到。”特朗普说。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