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的第8个月,我终于放下了总监的架子

最近刷到一条热搜:
"某互联网公司HR直言:35岁以上简历直接筛掉"
评论区一片哀嚎:"中年人就不配找工作了吗?"

但真相可能更扎心——
大多数中年人的求职困境,与其说是被市场淘汰,不如说是被自己的心态困住。

图片

1. "我不行"——这三个字,毁了多少中年人的机会

朋友老陈,38岁被裁员,找了半年工作。
每次面试前,他都会自我否定:

  • "这岗位要求会Python,我哪会啊"

  • "人家肯定想要年轻的"

  • "工资开高了怕被拒,开低了又养不起家"

结果呢?
越面越没信心,最后随便接了个月薪砍半的offer。

心理学有个"自我应验预言":
你内心认定自己不行,行为就会配合这个设定,最终真的不行。

图片

2. 面子,是中年人最贵的奢侈品

读者@王哥的故事特别典型:
被裁员后,妻子建议他开网约车过渡,他死活不同意——
"我以前可是部门总监,现在去跑车?朋友知道了怎么想?"

结果在家躺了8个月:

  • 刷信用卡维持生活

  • 同学聚会不敢去

  • 最后连孩子的补习费都交不起

中年人的面子就像高定西装——
看着体面,实则行动不便,还贵得要命。

图片

3. 未来5年,千万别让自己"穷回去"

观察那些成功转型的中年人,都做对了三件事:

1)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 45岁外卖大叔自学编程上岸

  • 50岁超市阿姨做短视频月入3万
    这个时代,肯学习的人永远有机会

2)降维打击,错位竞争

  • 高管做不好基础岗?那就去中小企业当顾问

  • 技术岗被淘汰?转行做培训讲师
    你的经验在另一个赛道可能是稀缺资源

3)提前布局"抗衰"技能
未来5年最抗衰老的三类技能:
✔️ 资源整合(人脉/信息/渠道)
✔️ 跨界能力(互联网+传统行业)
✔️ 手艺人思维(越老越吃香的技术)

图片

给中年求职者的三个忠告

  1. 警惕"职场PTSD"
    别因为被拒绝几次就全盘否定自己,求职和相亲一样需要缘分

  2. 建立"财务缓冲垫"
    哪怕有工作,也要保持:

  3. 3个月应急存款

  4. 2条收入备用渠道

  5. 修炼"反脆弱"体质
    把每次挫折转化为:

  6. 新技能get(被拒后学了个证书)

  7. 人脉资源(面试官成了行业朋友)

  8. 认知升级(发现更适合的赛道)


任正非43岁创业,褚时健74岁种橙子。
中年危机的解药,从来不是年龄,而是敢不敢打破自己重建的决心。

记住:
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
恰恰是最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