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要提示:收好这份防诈锦囊,安心过假期

粽叶飘香时

诈骗分子也用起了“包装术”

大家在享受美好假日的同时

也要警惕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

促销短信可能夹杂“木马”链接

亲友通话或暗藏“换脸”陷阱

……

收下这份反诈锦囊

助您识破骗局

守护财产安全!







短信链接套路

别让“端午福利”变“钱包刺客”

图片

诈骗伎俩


不法分子以“端午福利”“商铺返利”“景区提示”“票务变更”等多种名义进行包装,发送虚假链接或二维码。一旦用户点击或扫码,则可能进入不法分子预先架设的非法网站,遭遇诈骗。

反诈锦囊

▶ 牢记“三不原则”:不乱点、不乱扫、不输入个人信息。


▶ 遇到“紧急通知”“限时福利”切莫着急,多渠道主动联系官方平台,确认信息真伪。


▶ 如不慎点开,凡是要求填写手机号、银行卡号,提供验证码的一律拒绝。


AI换脸+合成语音

眼见未必为实的“亲情陷阱”

图片

诈骗伎俩


不法分子利用AI动态合成技术,冒充亲友等进行通话,以各种名义索要钱财或重要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反诈锦囊

▶ 如有疑虑,可要求对方快速转动头部或旋转摄像头,如画面出现扭曲或模糊,对方很有可能正在使用AI换脸技术进行诈骗。


▶ 谨慎处理可疑请求,对“转账”“保证金”等敏感要求,务必通过电话+线下等多重方式确认。


▶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隐私,避免在社交平台上传清晰正脸视频/语音;关闭非必要APP的面部、声音采集权限。

公共Wi-Fi陷阱

小心“免费午餐”变“天价账单”

图片

诈骗伎俩


不法分子在景区、酒店、商圈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搭建名称具有诱导性的虚假Wi-Fi。待用户连接后,伺机窃取个人信息。一旦支付密码、身份证件等重要信息泄露,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反诈锦囊

▶ 不要随意连接不明来源的Wi-Fi,尤其是那些免费又不需要密码的,避免掉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 在使用公共Wi-Fi时,应尽量避免登录网银账号、网购账号、社交账号等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的操作。


▶ 关闭手机、电脑等设备的自动连接Wi-Fi功能,防止设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连接到钓鱼Wi-Fi。


晒照要谨慎

隐私别泄露

图片

诈骗伎俩


无论是与朋友在景点漫游,还是在家和亲人小聚,晒出当下的美好是许多小伙伴的常规操作。然而,在无意晒出的照片中,可能包含着重要的个人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看到,利用其实施诈骗行为,可能会危及我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反诈锦囊

▶ 坚决不晒身份证、护照等包含个人重要信息的证件照片。


▶ 车票/登机牌、房卡、景区票根等也应适度分享,对票号、二维码等关键信息打码处理。


▶ 关闭社交软件和相机APP的“定位服务”。


粽叶飘香季

安全最“粽”要!

转发给家人朋友

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让骗子无计可施~


图片
图片



策  划:赵星汉

监  制:李永强

内容审核: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