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呼吁“远离台海冲突”的李在明,或将重塑韩国外交路线

韩国主要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有望在6月3日大选中胜出。如果当选,他可能重塑韩国的外交政策,在对中、美、朝、核武等关键议题上与前任尹锡悦政府形成明显对比。

图片

李在明曾在2022年总统大选中以些微差距败给保守派候选人尹锡悦。他长期对韩美同盟持谨慎态度,主张加强与朝鲜对话,反对尹锡悦推动的对日和解。最引发争议的,是他曾公开表示韩国应在台海冲突中“保持距离”,此言一出引发舆论哗然,尽管他后来坚称并不代表亲中立场。

为争取温和选民支持,李在明近期立场明显向中间靠拢。他在竞选中强调韩美同盟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继续支持韩美日三边安全合作。此番姿态,或有助安抚华盛顿对他路线的不确定感。

然而,美国政府与学界仍保持审慎观察。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研究员布鲁斯·克林纳(Bruce Klingner)指出,外界普遍担心李在明当选后可能回归其过往倾向——倾向对朝鲜、中国采取更温和立场,同时在对日政策上坚持民族主义立场,对韩美同盟追求更大自主性。

特朗普政府时期对首尔的压力也可能再度上演。川普曾要求韩国大幅增加分摊驻韩美军费用,并对韩国商品加征关税。如果川普在年底美国大选中胜出,李在明是否能与其维持稳定关系,仍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一位不具名的西方外交官分析称,当前中朝俄联手、美国可信度受质疑的国际格局,意味着李在明即便当选,也难以完全回归他过去的政策取向。

在核政策方面,李在明明确反对在朝鲜半岛重新部署美国战术核武器,也反对韩国发展自主核武,这与保守派提出的“核自卫”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时代杂志》日前刊出对李在明的专访,他在采访中称赞特朗普的谈判能力,甚至将自己与特朗普类比,称两人都曾遭遇暗杀未遂,“都致力于捍卫本国利益”。

在本周的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李在明表示:“韩美同盟是我们外交的基石。”但他也批评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并表示韩国将避免“无谓地”对抗中国与俄罗斯。

前韩国总统特使、外交顾问文正仁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李在明是否会与特朗普政府发生冲突,“因为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和整体外交战略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