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五大高地”畅通“四大通道”

5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将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五大高地”和畅通成果转化“四大通道”,力争到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前20位,高水平建成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

甘肃创新积淀深厚,产业基础相对完备,拥有重离子加速器、钍基熔盐堆等大科学装置,建成214家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在多个学科和产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甘肃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增幅位居全国前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全省现代化建设步伐,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到今年底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18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00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到525亿元。到2030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到28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挂牌交易科技成果累计达到3000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前20位,高水平建成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

《方案》聚焦两大核心任务,以“五大高地”建设强化区域创新体系,以“四大通道”畅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在“五大高地”方面,甘肃将通过完善实验室体系、开展前沿基础研究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围绕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建设特色产业创新高地;培育领军企业、推进院所改革,构建企业主体汇聚高地;加大引育力度、优化环境,形成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深化央地及国际合作、实施“科技入陇”,建成创新开放合作高地。

“四大通道”具体为:创新组织模式、实施赋能计划、强化政策协同打通政策通道;建立协作机制、采用创新采购等措施畅通市场通道;引导银行完善制度、强化投资激励拓宽金融通道;加快载体建设、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搭建服务通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责任编辑:马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