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5月30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湖南省城市上空际线管控若干规定》《湖南省征兵工作条例》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
鼓励将心理治疗项目全面纳入基本医保
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下称:条例),共23条,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立足于“预防”,着眼于“促进”,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社会环境净化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比如,规定家长应当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亲情陪伴;明确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开展全员心理育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等。
条例还在“治”上下功夫,明确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畅通学生心理健康医疗转介绿色通道”,鼓励医疗机构设立学生心理门诊、开设学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将心理治疗项目全面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减轻学生医疗费用负担。
监护人应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网络时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家长应如何做?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指出,条例对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工作的职责作出了系统规定。
条例规定,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学生成长预期,保障学生休息时间,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网络时间,防范不良信息,配合学校管理智能终端产品。
留守未成年学生的家长则需加强与学校沟通,每周至少与孩子联系交流一次,每年安排适当时间陪伴,给予亲情关爱。
此外,条例还明确,若未成年学生家长实施家庭暴力、阻拦孩子接受心理咨询或就诊的,由其居住地的村(居)委会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还要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家长应当切实遵守法律规定,履行监护职责,与学校一起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筑牢防线。”余伟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