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5月29日,第三届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科技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数字智能推动土地增值 绿色低碳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着力推进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
大会由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电建土壤修复产业联盟、国际土壤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联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主办,汇聚土壤保护、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科研院所和政府单位,共同探讨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趋势。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届大会持续两天,在主会场的院士讨论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的数字化转型、土壤污染治理的绿色低碳策略等议题发表主题演讲,为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主旨报告环节,各行业专家深度探讨了分光薄膜垂直光伏农业技术、智能植物工厂前沿进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实践、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应用等多个议题。三个分论坛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技术交流等形式,围绕盐碱地改良与可持续利用、地下水污染防控与水土协同共治、矿区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等展开研讨。
大会现场还举办中国电建土壤修复产业联盟、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国际土壤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联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建土壤修复产业联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参与了土壤修复、矿山治理等重大工程,打造了多项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并主导完成《中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