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益阳8个特色项目将亮相中国非遗馆端午节活动

5月31日至6月2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益阳共有7个项目参加非遗市集,1个项目参加奥林匹克公园展示活动。

  在赫山区兰溪镇,一艘长19.8米、重1.5吨的双桡龙舟已于本月28号起运北京,与龙舟一同进京的还有52名经验丰富的划手。表演队将在北京奥海公园,为全国各地游客展示益阳兰溪双桡龙舟“独一无二”的“大鹏展翅”“蜻蜓点水”等特色动作。兰溪双桡龙舟是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双桡”分别指坐桡和站桡,坐桡短而宽,站桡(插桡)长而窄,桡手一坐一站交替而列,比其他龙舟容纳的桡手更多,多者可达上百人。2016年,兰溪双桡龙舟入选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益阳市赫山区兰溪双桡龙舟传承人 冷益虎:我们的龙舟最有独特之处是双层,游艺杂技,在全国只有我们益阳有。

在桃江大栗港镇,桃花江柿饼粽非遗传承人郭美华带领村民赶制完了本次参展的柿饼粽。“柿饼粽”原名叫“思饼粽”,二十八只粽子绾成一只圆圆的粽饼,中间束以一条代表永结同心的棕叶小辫,承载着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桃花江美女女媭的爱情故事。清香甜糯、造型精美的“柿饼粽”,在美丽如画的桃花江畔流传了两千多年,已成一份宝贵的美食文化遗产。

图片

桃花江柿饼粽非遗传承人 郭美华:柿饼粽分为上下两层,寓意着团团圆圆、步步高升,承载着美好的祝福,我们坚持选用最新鲜的粽叶,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格外清香。

此外,受邀参加中国非遗馆端午节活动的项目还有益阳明油纸伞制作技艺、生铁冶铸技艺、黑茶制作技艺手工轻压团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安化黑砖茶制作技艺、陈氏艾灸术以及益阳冰碛岩雕刻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文化殿堂。端午节当天,益阳兰溪双桡龙舟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奥海区域开展专场水上展示活动,七个非遗项目参与馆内“端午非遗市集”活动。

图片

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 李志芳 :我们将借助中国非遗馆这一国家级平台,加强与省外非遗项目的交流互鉴,广泛开展益阳本地非遗项目宣传推广、展示展演展销等活动,拉动非遗消费,促进益阳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火爆“出圈”。

一审:胡海燕

二审: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