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京输血?乌战4年俄靠化石燃料大赚 欧盟贡献2090亿欧元

乌俄战争迈入第四年,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祭出多项制裁,俄罗斯仍持续出口化石燃料,借此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BBC新闻》30日报道指出,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透过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已累计获利超8830亿欧元,是乌克兰从盟友获得援助的三倍以上。

图片俄国国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仍向西方出口天然气。 (法新社档案照)

欧盟仍是最大买家

根据独立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统计,在这8830亿欧元收入中,有2280亿欧元竟来自实施制裁的国家。其中,欧盟贡献高达2090亿欧元,占比极高。讽刺的是,正是这些国家一边援助乌克兰,一边又持续为俄罗斯提供战争资金。

尽管欧盟自2022年起陆续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实施禁令,并计划在2027年底前全面停止进口俄天然气,但截至今年初,仍有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成员国持续从俄进口天然气与原油。而通过土耳其转运的俄气也在持续增加,2024年初输气量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6%。

油气收入撑起战争机器

石油与天然气是俄罗斯经济命脉,相关出口占国家收入近三分之一、出口总额逾六成。BBC指出,这些收入是“维持俄罗斯战争机器运转的关键动力”。西方国家虽意识到这一点,却在能源依赖与政治考量之间左右为难。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部分成员国担心对俄实施更严厉能源禁令将引发价格飙涨、战争升级,因此迟迟未动用“最强制裁”。

“精炼漏洞”助俄绕道出口

此外,俄国还透过“精炼漏洞”规避制裁,将原油出口至第三国后再以精炼成品销往西方市场,变相继续获利。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资深人士罗斯纳(Mai Rosner)指出,许多西方政府担忧切断俄国燃料来源会严重扰乱全球能源市场,因此迟迟未真正限制俄罗斯的产油与出口能力。“他们在能源市场承压与道德责任之间划了一条界线。”

战争第四年,谁在真正断供?

俄乌战争仍在持续,而资金的流向清晰揭示:在政治立场与现实能源需求之间,西方的选择并不总是统一或坚定。俄国依靠能源收入维系战事,西方国家如何调整政策,仍将直接影响未来战局与地缘格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