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江雪寒:守护百姓家门口的平安幸福

央广网郑州5月30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025年以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陇海东路第三社区民警江雪寒,坚持创新、主动、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持续深化“警网融合”工作效能,真心解决好群众烦心事、揪心事,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爆棚”,有力提升了基层高效能治理能力。

热情服务在家门口 搭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江雪寒同社区书记共同担任二级网格长,深度发挥“警网融合”功能,借助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基层社会治理每个角落,深入网格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的联系沟通,做到了解社情民意、服务温暖百姓,和谐警民关系一体推进。

位于紫荆山路的陇海东路第三社区警务室,既能办理身份证、居住证等证件,还能办理户口簿打印、死亡注销等业务。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警务室还专门成立了矛盾调解、治安巡防、应急互助、治安信息等队伍,小小警务室汇聚了大能量。

安全防范在家门口 刻画基层治理的“同心圆”

基础实,方有百姓安。在推进辖区安全防范工作上,江雪寒更是守土有责,分外用心,坚决贯彻 “派出所主防”理念,创新落实“派出所主防”各项任务。

“近年来,郑州市在全方位推行老旧小区改造,在警网融合机制的推进下,小区安防升级成为重要事项。”陇海东路第三社区负责人表示,小区改造进程中,职能部门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对辖区楼院的人员通道、车辆进出系统进行了升级,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江雪寒协同政府部门以“警网融合”为纽带,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入职政审、权益维护等服务;同时,引导他们加入“义警”队伍,发挥其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打造公安“移动哨兵”,为辖区平安建设再添新动能。

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激发平安幸福的“源动力”

江雪寒以“警调联动”为基础,创新“1+3+N”调解团队(民警+调解员+网格长+法律顾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用真心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今年4月,江雪寒接到辖区居民报警,一名女子表示,自从丈夫过世后,其继子便三番五次上门讨要房产,且经常在半夜一两点敲门,矛盾正在逐步激化。

面对该事件,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在社区的牵头下,社区警务室启动了应急预案,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律师组成的矛盾调解工作组共同参与到了事件之中。经过多次调解,涉事多人达成了最终协议,一场纠纷最终妥善解决。

“作为社区民警,我几乎每周都会遇到这样的纠纷,每成功处理一起,社会就多一份安宁。” 江雪寒说,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必须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社会平安稳定的“压舱石”。

反诈宣传在家门口 守护群众生活的“钱袋子”

为有效强化反诈宣传,江雪寒一方面将反诈骗列入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注重与学校、学生互动,通过学生这个“点”,惠及家庭的“面”。

图片

江雪寒在家门口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央广网发 冉东波 摄)

在工作中,她摸索出了“一测,两卡,三不定”的工作方法,即“一份测试卷”“反诈宣传卡、警民联系卡”“不定期、不定地、不定人查看是否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势头;通过开展“安全第一课”“法治课堂”“警民恳谈会”,定期召开案情通报会等形式,制作反电信诈骗小视频等,让防范宣传工作警钟长鸣。今年以来,江雪寒已发放反诈卡片40000余份,发展“国家反诈中心APP”用户8000余人,精准劝阻电信诈骗、帮助辖区居民挽回损失40余万元。

近年来,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决策部署,以“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理念为引领,积极构建“主防”新格局,科学调整勤务模式,让社区民警专职化,探索设立“中心社区警务室”,实现民警由“下社区”到“在社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