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2024年贵阳贵安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5月30日上午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重要决策部署,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规范建立“双随机”抽查对象库。以2017年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将2025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核与辐射、汽车尾气检测场、危险废物监管单位等录入双随机污染源对象库。目前,双随机污染源对象库中已录入污染源单位10014家,该数据较2024年的2731家,增加了266.7%。
规范入库污染源单位科学合理分类。按照监管要求的不同,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将已录入双随机抽查对象库的10014家污染源单位分为特殊监管对象、重点监管单位和一般排污单位。其中特殊监管对象102家、重点监管单位326家和一般排污单位9586家。
规范双随机抽查比例。对特殊监管对象,各区县大队每月抽取30%进行检查,市支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参加区县大队组织开展的执法检查;对重点监管单位,各区县大队每季度抽取25%进行检查、市支队每季度抽取5%进行检查;对一般排污单位,按市县两级执法人员数与应抽查单位数的相应比值情况进行检查,原则上一般排污单位全年检查不超过1次。
规范涉企检查方式,严控检查频次。为切实落实减少涉企行政检查的频次,保障执法检查的效率和效能,主要从3个方面抓好涉企检查工作:第一,入企检查“一查清”。要求一次进门“一查清”,推动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检查,减少到企业检查频次。第二,入企检查整合市县两级执法队伍。通过贵州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抽取涉企检查任务,通过贵阳市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集中派发执法检查任务,实现了任务抽取、任务派发、任务办理的闭环管理,有效杜绝了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第三,入企检查严格执行“正面清单”制度。将环保手续齐全、污染防治设施完善且运行良好、环境信用良好等符合《贵州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设定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对“正面清单”企业我们主要通过自动监控平台、排污许可平台的数据巡查以及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检查模式开展执法检查。2025年全市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共54家。
下一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关于推行“扫码入企” 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扫码入企”制度,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时,必须出示检查码。未按规定出示检查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将进一步解决随意性检查、检查频次过高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记者 汪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