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创始主任埃里克·托波尔博士表示,长寿健康不一定需要“好基因”。
2.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托波尔的团队未发现任何显著的遗传因素能解释超级老人的长寿与健康。
3.托波尔的新书《超级老人:基于证据的长寿之道》探讨了影响健康长寿的其他因素及其科学依据,聚焦于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和睡眠。
4.此外,托波尔介绍了前沿技术,如多基因风险评分、组学技术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有望帮助更多人延缓疾病、减缓病情进展,从而延长健康寿命。
5.托波尔以身作则,71岁的他力求远离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运动、睡眠与饮食的调整来追求长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谁不想活到九十多岁,依然健康无病,保持像贝蒂·怀特般机智活泼、托妮·莫里森般雄辩滔滔,或像吉米·卡特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呢?
长寿健康一定需要“好基因”吗?加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创始主任、克利夫兰诊所心血管医学前主席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博士表示,未必如此。
近20年来,托波尔研究了1400名“超级老人”(80岁以上,未患癌症、心脏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人),这是其“Wellderly研究”的一部分。令人意外的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他的团队未发现任何显著的遗传因素能解释这些人的长寿与健康。
托波尔的新书《超级老人:基于证据的长寿之道》探讨了影响健康长寿的其他因素及其科学依据,聚焦于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和睡眠。他还介绍了前沿技术,包括:
多基因风险评分:通过分析DNA,量化疾病风险;“组学”技术:如蛋白质组学,测量人体器官的衰老速度,生成“器官时钟”;人工智能:整合健康数据,助力精准医疗。
这些技术有望帮助更多人延缓疾病、减缓病情进展,从而延长健康寿命,即使未必成为“超级老人”。
即将71岁的托波尔以身作则。他在播客《Chasing Life》中对CNN首席医学记者桑杰·古普塔博士说:“我希望成为'超级老人'。如果能再健康活10到15年,没有慢性病,那就太好了。我正全力以赴实现这个目标。”
科学家如何提升长寿概率?托波尔坦言,研究显示基因并非关键后,他彻底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力求远离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核心建议是运动、睡眠与饮食。运动:托波尔曾专注于有氧运动,但现在加入了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壮、更健康。”他强调,运动是长寿的起点,“免费且有效”。他建议从散步开始,逐渐增加强度,比如快走或爬坡。“出汗是个好信号!”他还推荐使用阻力带锻炼上半身,或练习单脚站立提升平衡,这些成本低廉,家中即可完成,无需健身房。
睡眠:托波尔发现深度睡眠对大脑“淋巴系统”至关重要,有助于清除大脑废物。他坦言自己曾睡眠不佳,因此调整了饮食时间、避免晚餐过量、保持水分充足,并减少干扰因素。他还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我现在严格控制睡眠时间,每周最多允许一晚例外。”
饮食:托波尔40年不吃红肉,以鱼类和植物性饮食为主,富含瘦肉蛋白。他特别指出超加工食品(UPF)的促炎性和毒性,尽量将其摄入量降至最低。他通过坚果、豆类和鱼类(如罐装金枪鱼)将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在约90克(适合他82公斤的体重),并坚持每晚吃沙拉,注重均衡而非极端。
补充剂、酒精与压力管理。补充剂:托波尔认为,除非有明确缺乏(如维生素D或B12不足),补充剂对健康人并无益处,甚至可能有害,“是浪费金钱”。他批评其营销缺乏监管。
酒精:他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7杯,超出后风险迅速增加。他发现酒精对自己的睡眠影响不大,但建议关注个体差异。
压力管理:托波尔通过运动缓解压力,同时推崇“自然处方”,如远足和户外活动。他利用圣地亚哥的优越气候,频繁步行和登山,认为这对心理健康和减压大有裨益。
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托波尔强调,癌症、心脏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病需数十年发展,因此从40岁、50岁甚至70岁开始调整生活方式,都能显著延长健康寿命。“即使80岁开始,也能收获健康岁月。”
医疗科技的未来。托波尔认为,了解个人风险是预防的关键。他通过多基因风险评分发现自己有较高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因此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监测其他脂质指标。他还计划测量“免疫组”和“器官时钟”,以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我们正处于医学的非凡时代,”托波尔说,“器官时钟、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和遗传数据的结合,将让我们能更好地预防疾病。这从未有过,令人振奋。”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