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究竟什么AI应用才有未来?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前段时间,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组织了一场由10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参与的闭门会议,包括OpenAI的Sam Altman在内的众多业界重量级人物均出席了此次交流。网上已经有很多相关视频,相信你也看了不少文章和分析。今天我们就不全面覆盖所有会议内容了,而是聚焦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来好好聊聊。此次会议中,红杉合伙人指出,法律、AI编程和医疗等重要领域均出现了代表性的应用,例如Harvey和Cursor。同时,Salesforce等企业也实现了千亿美元市值。因此他们预测,应用层公司将迎来爆发,年经常性收入的增速可能会高达300%-500%。此外,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对模型进行持续优化,企业的客户留存率有望从60%显著提升至92%。所以,红杉认为垂直领域的AI Agent具有巨大潜力。未来10-20年,AI服务会切入软件和劳动力服务两大领域,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这与我们近期有关AI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期的看法不谋而合。未来,AI革命的真正战场并不在通用AI大模型,而是在于垂直行业的AI应用。但我要指出,红杉没有说透的是,未来赢家将是那些手握行业专业知识、敢于成为“品类杀手”的AI应用服务商。相比之下,“万金油”式的通用型AI工具将面临较大风险。将AI大模型转变成直击行业痛点、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应用,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重塑传统商业模式并获得成功。
首先,我认为,AI时代,赢者通吃的情况未必会出现,而是会给“品类杀手”型的AI应用提供不错的生存空间。红杉合伙人在演讲中提到,企业的发展思路要从客户需求出发(customer-back),而不是单纯追求模型性能。市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无所不能、但实则样样稀松的通用模型,而是希望有针对自己需求的特定方案。其实这种需求在美国零售业的发展过程中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就像沃尔玛,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极致的成本控制以及广泛的商品种类,成为超市行业的巨无霸,似乎其他超市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但实际上,市场上仍然存在着各类“品类杀手”,如专营办公用品的Staples、专攻家居建材的Home Depot、专注于电子产品的Best Buy等等。一方面,“品类杀手”能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以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心理上也倾向于“专业人干专业事”,认为要找最好的产品,还得去专门的卖场。当前的通用大模型有强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就像是AI领域的沃尔玛,但仍然面临着用户认知的挑战。ChatGPT虽然也能当客服,回答一些常见问题,但如果涉及拖拉机相关咨询,用户可能会觉得它没有一个专门面向农业用户的“拖拉机GPT”可信。而且如果切换成本也不高,用户为什么不试试看呢?正如红杉资本合伙人Pat Grady在闭门分享中所说,自然厌恶真空(Nature hates a vacuum)。市场同样不能容忍真空。然而很明显,眼前各行各业还没被AI所渗透,真空仍然大量存在,是创业者去填补的好机会。即便只是对通用大模型进行套壳,比如针对特定用户取个名、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流程,使其符合特定人群的使用习惯,也能营造出“更懂你、更专业”的感觉,从而赢得一定的市场空间。
当然,我想指出的是,长期看,“品类杀手”型AI应用必然不只是套壳。随着各个领域智能的发展,通用大模型在具体行业的表现也会不如专业AI应用。红杉合伙人也提到了,真正的商业价值仍在于面向客户的垂直化应用。但他们没说透具体该怎么做。其实,上周爆火的设计智能体Lovart就是“品类杀手”的雏形。Lovart不只是调用通用大模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将特定的行业知识、工作流程、专业术语甚至行业Know How固化到AI之中,从而可以理解设计师所交予的命令,转化为专业任务,并快速生成多套符合行业标准的设计方案。过去,ChatGPT等AI工具也能生成营销文案、海报、产品设计图以及相关宣传视频,但往往并不完全符合设计师的要求,还需要设计师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调试和修改。Lovart背后虽然仍调用OpenAI等平台的大模型,但它知道设计师要什么,从而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生成的结果具备可编辑性,给设计师保留了发挥创意的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点,Lovart团队进行了多年的行业数据积累和模型优化,而这恰恰是像OpenAI这样的通用平台不会深入去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强调的是,要让AI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首先开发者得是这个行业的专家,要有长期的数据积累和行业经验沉淀。如果你对这个行业都没有深刻的理解,不知道用户体验的精髓在哪儿,即便你拥有最先进的AI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可能只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也为各行各业的专家提供了新的机会。当你把专家级经验和专有知识注入AI,不仅能让你的AI应用成为你的分身,帮你完成任务、创造收入,还能把你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创造更大价值。总结一下,我判断,通用大模型将继续作为基础设施存在,但商业价值将主要来自于和特定行业深度融合的AI应用。所以,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收入受到时间精力的限制,就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用AI打造一个无限复制你能力的工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近谷歌、微软和Anthropic的大会接连登场,英伟达也即将发布财报,今晚的直播课上,我将对这些大会背后的科技趋势进行深入解读。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加入科技特训营,和我一起,先人一步,领先一路!最后,鉴于公众号推送机制的改变,你未来刷到要闻评论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了,建议你加入粉丝群,第一时间得到我的独家前沿分析,而且我们还会每天在粉丝群里发布独家资料,快快扫码加入吧!推荐阅读:
OpenAI天价收购热门公司,还要AI带货!究竟能成功吗?
Lovart杀疯了!AI一键生成IP,还有爆款视频,设计师要失业?
蛇年机会解读,这将是你未来十年里机会最多的一年!【独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