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交流的灿烂星河中,一场充满诗意与灵感碰撞的盛会在佛山禅城梁园悄然启幕。5月27日,第二届“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活动汇聚了来自9个东盟国家以及中国的40多位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与好奇,踏入这座岭南名城,开启了一段探寻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创作灵感的奇妙之旅。
踏入梁园,宛如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岭南文化典籍。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蜿蜒曲折的回廊水榭、清幽雅致的园林景致,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学创作者们,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吸引。他们漫步在青砖小道上,细细品味着梁园建筑中精美的砖雕、木雕与石雕,感受着匠人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驻足于碧水湖畔,欣赏着倒映在水中的如画美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之中。
“梁园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越南作家协会会员、罗马尼亚NEUMA杂志编辑乔碧后(Kieu Thi Bich Hau)对记者说,梁园的自然景观令人赞叹,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与园内的建筑和水景相映成趣。
梁园的讲解员为中外作家们详细讲述了梁园的前世今生,从梁氏家族的兴衰变迁,到岭南文人雅士在此留下的诗词墨宝和逸闻趣事,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作家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互相展开热烈的讨论,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对岭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对于这些青年作家而言,此次梁园之行是一次难得的创作灵感源泉。他们纷纷表示,梁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素材,岭南独特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打开了全新的创作视角。
新加坡小说家吴佳澖(Goh Jiaxian Eunice)表示,梁家是大户人家,对佛山当地有杰出贡献,若是梁园也能让访客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想来会更具意义。“能在这里欣赏人文风景与历史氛围,与作家老师谈论文学,让思考和文字在一段空间形成沉淀,希望以后能写出一些感触。”
同样来自新加坡的诗人林艺君认为,“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和震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份感受化作文字,与更多人分享。”
“对佛山的历史文化向往已久。”广西作协副主席蒋晓平表示,希望两广文化人继续携手,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学作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来到禅城领略到岭南古建筑风貌和广府文化历史沉淀。”深圳文联《特区文学》主编朱铁军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历史文化一衣带水、紧密相连,通过这次交流,可以让外国作家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第二届“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走进佛山禅城梁园,不仅为中外作家提供了一个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也搭建起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相信在未来,这些作家们将用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让文化交流的花朵在中外绚丽绽放。
文、图 | 记者 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