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仓巷街,号称安阳的南锣鼓巷,还有媲美后海的后仓湖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仓巷街号称安阳的南锣鼓巷,是河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在安阳博物馆转到清场,这时刚到5点半,外面的阳光照在身上还有些痛,决定到仓巷街转转。

沿文峰大道向西,过了头道街后,文峰大道被分成南北两条,一条叫北街,一条叫南街。过了三道街,北街北面的一条古巷,名字就变成了仓巷街。仓巷街并不长,只有500多米,到铁狮口街后就结束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时这条街道位于县衙粮仓的门口,所以得名仓门口街,解放后,粮仓已废,便改名为仓巷街。明清时期,这里是商贾云集之地,很多有钱人住在这里,留下不少精美的建筑。这些房屋大多进行了商业化改造,可能是时机不太对,街上游人稀少,开门迎客的商铺不多,似乎和南锣鼓巷差距较大。

不过,既然敢号称南锣鼓巷,估计节假日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热闹。看到街边摆放着成排的售货小车,一旦时机成熟,这些小车定会成为仓巷街快乐的源泉,只是现在看着有些碍眼。

图片

图片

图片

仓巷街上最具特色的应该是三号任家大院,原房主为安阳乡绅任湘庭。这家大宅被辟为安阳博物馆分馆,以展示安阳城内的明清建筑遗存。同时,这里还开着一家徽菜馆,取名徽宴三号院。有些好奇为何不做安阳菜却做徽菜,询问餐馆的服务员,她说和大院原主人的身份有关。

后来,在门口的宣传画上找到一段话:以家为根的徽商带着家厨更是把难得的食材带着一起旅行,徽菜随着徽商一起走出徽州。结合服务员的提醒,猜想房主难道来自徽州?不过,因为没有找到相关的展厅,看到具体的介绍,一切都只是猜测,并不能当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街道墙上的装饰很有味道,迎合着如今拍照打卡的潮流。因为仓巷街是东西走向,听说落日余晖非常漂亮。可惜我来的还是有些早了,阳光依旧热烈地照耀着,十分晃眼。

仓巷街后面还有一条后仓街,中间夹着一方水塘,被称作后仓湖。古时这里是相州州廨之园池,如今经过净化之后,重现了柳岸风荷的胜境。沿湖建起了不少酒吧,大有要建成安阳后海的意思。相州为安阳的古名,州廨是指官府办公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