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头组建国际调解院,印度申请加入

图片

【美国在不少国际组织中“只手遮天”】

在大国政治的国际舞台上,美国在联合国等组织中习惯于“只手遮天”,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公平与公正的国际秩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过,地球的另一端,中国正在另辟蹊径,与数十个国家携手,共同建立了国际调解院。

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一计划终于落地,于5月底正式成立的国际调解院,在香港敞开大门,迎接来自近60个国家及2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

国际调解院的设立无疑是中国,为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也彰显出了一种坚持以谈判而非对抗解决问题的理念。

而选择香港作为总部所在地,更是一箭双雕。香港拥有国际化的法律体系和成熟的商业环境,能够为国际调解院的运作提供稳固的基础。同时,这也暗含了北京对香港持续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

图片

【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

国际调解院将与位于海牙的,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和常设仲裁法院比肩,成为新一代解决争端的国际舞台。与传统的诉讼、仲裁手段相比,调解院更加强调“以和为贵”的原则,大大降低了解决争端所需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在签署仪式当天下午,举办的关于“国家间争端调解”和“国际投资商事争端调解”论坛,无疑是对于当前国际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宏伟蓝图中,印度突然递交加入申请引发了不少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印度急切地想要参与其中呢?剖析一下背后的动机,我们或许能够一窥究竟。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调解院是由中国牵头成立的,参与的多为发展中国家,而印度一直自诩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印度显然不愿在这一集体行动中显得孤立无援,于是急于搭上这趟车。

图片

【印度申请加入国际调解院】

其次,印度可能也想借机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中国会不会接受印度的加入?如果拒绝,又会如何影响两国关系以及印度国内的舆论导向?如果印度成功加入,他们一定会拿这次“外交胜利”来说事儿,甚至还能借此冲淡印巴空战失利的阴霾。

第三个原因,就是印度借此彰显存在感,并从中谋取利益。在许多国际组织中,印度一直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比如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平台,印度的表现如出一辙。表面上是要合作,实则暗藏私心。

然而,从目前来看,中国似乎并不急于给印度答案。毕竟,印度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时常扮演“不合作”的角色,令人堪忧。

就在不久前,印度甚至指责中国在印巴冲突中站到了巴基斯坦一边,还声称若证实属实,将暂停与中国的直航计划,甚至退出金砖国家。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国际舞台上增加了变数与不确定性。

图片

【印度威胁要退出金砖】

大家都知道,在涉及到区域经济合作时,印度往往优先考虑本国产业保护,设置贸易壁垒,抵制合理的贸易自由化措施。

这种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不仅损害了国际合作的积极性,也使得区域经济合作难以深入推进。此举不仅影响到了区域的整体经济繁荣,更导致印度与周边国家间无法充分享受区域合作带来的红利。

而印度外长苏杰生不久前,甚至在公开场合扬言“南亚是印度的势力范围”,这无疑更像是美国那套霸权主义的翻版。这样的态度无疑给印度,在国际调解院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打上了问号。

图片

【印度把美国那套学了个十成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无疑是为了推动更高效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而对于印度这样的“问题学生”,显然需要更加谨慎。

从曾经被忽视的“隐形客”,到如今有能力规划一张不一样的国际桌子,中国的成长之路可谓曲折艰辛,但时代已经变了,如今该由谁来主导规则的制定,已经无需质疑。

当然,国际调解院的前景值得期待。它能否成为真正有效的国际争端解决平台,还需要时间去检验。不过,至少现在,它已经给全球带来了一丝希望,那就是通过更多的对话与沟通,而非冲突与对抗,来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