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案例:30年不闻不问,一纸判决“人财两空”!这些行为会让你失去父母遗产!

值此《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其中,上海一起“子女因遗弃父母丧失继承权”的案件引发热议。泊江律师带您解读——不养父母?法律让你人财两空!






高小某(独子)20岁时与父母争执后离家,30余年对父母不闻不问

❌ 母亲患病、去世时未照料、未奔丧;
❌ 父亲重病手术期间未履行任何赡养义务;
❌ 父亲去世后拒绝处理后事,却偷偷领取遗产存款。


法院判决:
高小某长期遗弃父母,依法丧失继承权!父亲遗产由尽到照顾义务的兄弟姐妹继承。


图片






案例2:北京王某遗弃母亲案
王某因母亲年老多病,将其遗弃在养老院,长达5年未支付费用且拒绝探望。母亲去世后,王某要求继承房产。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遗弃,判决丧失继承权,遗产由其他履行赡养义务的亲属继承。


案例3:广东李某拒绝赡养父亲案
李某以“父亲有退休金”为由,拒绝支付赡养费且多年不联系。父亲去世后,李某要求继承全部遗产。法院认为,经济赡养并非唯一义务,精神赡养同样重要,李某未尽任何义务,丧失继承权。

图片





律师说法


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125条明确规定:遗弃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除非父母事后宽恕)。上述案例中,子女长期不履行义务,法院均认定构成“遗弃”,彰显法律对不孝行为的“零容忍”。

图片

2️⃣ 警示意义
✔ 赡养义务不可免除:无论父母经济状况如何,子女均需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义务。
✔ 权利与义务对等:继承权并非“理所当然”,拒绝赡养可能失去继承资格!


3️⃣赡养义务的三大核心
✔ 经济供养:确保父母基本生活需求;
✔ 生活照料:患病时提供护理和陪伴;
✔ 精神慰藉:常回家看看,避免“精神遗弃”。


4️⃣ 常见误区
🚫 “父母有存款/退休金,不需要我赡养”→错误!
🚫 “兄弟姊妹多,不差我一个”→义务均等!
🚫 “父母曾偏心,我可以不养”→非法定免责理由!


图片






当代赡养困境


🌐 社会调查数据:

65%老人诉讼因"精神赡养"缺失引发(2023中国老龄协会报告)

北上广深"异地赡养"纠纷年增23%


💭 新型赡养模式探讨: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远程智能监护系统

家族信托保障养老







教你三招自保

📝 证据留存指南
1️⃣ 经济赡养:

转账备注"赡养费"+保留凭证

共同生活可拍摄购物小票、缴费记录

2️⃣ 生活照料:

保存陪护照片、就诊陪同记录

养老院/护工支付凭证

3️⃣ 精神慰藉:

微信视频通话记录

节假日返乡车票

⚔️ 维权路径:

先发《律师函》警示

向居委会/村委会申请调解

提起"赡养费纠纷"诉讼(最快30天结案)

图片






泊江提醒


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法律底线。

若您遇到:
🔹 赡养纠纷 🔹 遗产继承争议 🔹 家庭权益维护


👉 专业律师建议:

保留赡养证据(转账记录、照料照片等);

及时主张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通过调解或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泊江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专业家事法律服务,守护亲情与公平!


📞若您需要法律服务,欢迎后台联系我们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做普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