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德铁视角:从产品输出到方案共建,中国轨交企业出海欧洲的路径

简介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企业出海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不断取得进展,并正在将目光投向欧洲等多元市场,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准入门槛与商业挑战。轨交大咖出海谈第九期我们邀请到了深耕国际轨交合作的德铁工程咨询与运营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李鹏。他从德铁的运营视角出发,解读了中国轨交企业出海欧洲的现实路径与合作策略。

李鹏将欧洲合作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德铁这样的运营单位,另一类则包括设计咨询公司和供应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运营单位关注的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核算。中国企业提供的,不应仅是车辆、信号或零部件本身,更要有一个控制成本、保障稳定运行的整体解决方案。”李鹏强调,欧洲客户普遍重视长达20-30年运营周期内的财务可控性,这对于传统聚焦制造和工程交付的中企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能力考验。

而与设计咨询公司和本地供应商的合作,则要求中国企业深入理解欧洲合约体系和技术规范。“这其中的风险很多,但同时也蕴含巨大机会。尤其是在欧盟碳中和与环保压力下,对老旧设施的更新改造将是未来数年的重点。”

图片

从产品出海到体系出海


针对如何提升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李鹏重点介绍了DLS(Digital Lifecycle System Solution),DLS系统是以数字化手段支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被誉为“数智化出海利器”。对于运营商而言,DLS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数据传输、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性维修体系等,让运营商在车辆交付伊始就能掌握维护成本结构和关键部件的风险点,实现成本透明化和风险前置识别,大大降低运营期间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成本。

李鹏进一步指出,中国企业若想在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中脱颖而出,不能仅靠价格优势或一次性交付的工程能力,更需建立以DLS为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化竞争力。而目前中国轨交企业正在从“产品出海”向“体系出海”转型,越来越多的DLS项目在海外落地,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